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他们以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次尝试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转型才最终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除了传统文化的窘境,指导并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转型。
作者
吴珏
机构地区
广东商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8-210,共3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转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分类号
G12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1
张磊.
文化转型的评判标准探析——兼论中国文化转型的百年历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11-15.
被引量:13
2
列宁全集:第39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杨心恒.从乡土社会到工业文明: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A]..中国社会结构转型[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汤一介.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发展[A]..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求是,2002(22):3-19.
被引量:477
共引文献
12
1
汪平.
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J]
.理论月刊,2009(3):71-73.
被引量:6
2
孙玉娟,姜涛.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22(2):13-18.
3
胡瑞琴,俞祖华.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23(3):57-64.
被引量:9
4
郑大华,邵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7(12):72-79.
被引量:9
5
李瑞君.
现代转型:新世纪我国文化研究趋向述略[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0(2):103-108.
6
李瑞君.
现代转型:新世纪我国文化研究趋向述略[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25(3):54-58.
7
徐爽,吕国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发展[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9):5-6.
被引量:1
8
张毅.
中国近代文化论争对新常态下文化转型的启示——关于推动新一轮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J]
.才智,2015(26):270-271.
9
黎丹,张洋.
广西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逻辑嬗变与路径选择[J]
.广西农学报,2023,38(1):1-6.
被引量:1
10
熊生枝.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
.山西青年,2018,0(2):111-11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5
1
陈卫平.
变革·融合·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79-87.
被引量:15
2
汪平.
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J]
.理论月刊,2009(3):71-73.
被引量:6
3
曾永超,付用兰.
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价值冲突[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66-68.
被引量:1
4
叶险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逻辑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1(2):3-10.
被引量:29
5
黎康.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5):49-55.
被引量:15
6
乔湘平.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
.求索,2005(9):104-106.
被引量:12
7
汪海涛.
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1):15-17.
被引量:32
8
范贤超,范湘涛.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条基本路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5.
被引量:8
9
罗本琦,丁大平.
文化精神的会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1-5.
被引量:5
10
李朝阳.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1-6.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8
1
刘红英.
传统与现实:大学思政课改革的支点[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96-99.
被引量:3
2
赵岩,赵新宇.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5-26.
3
张路园.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述要[J]
.求索,2010(3):65-67.
被引量:5
4
余小平,李率文.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86-89.
被引量:13
5
李中强.
湘西地区农村文化转型研究[J]
.学理论,2011(5):25-27.
6
宋海辉,宋海霞,熊曼丽.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J]
.体育世界,2011(5):19-21.
7
欧阳剑波.
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碰撞的当代审视[J]
.青海社会科学,2011(6):17-21.
被引量:7
8
靳玉琼,施敏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6):89-90.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董琳琳.
从哲学的民族性与开放性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相契合问题[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2):47-48.
被引量:3
2
刘卫国,付健,吴晓山,李志清.
传统体育赛事节庆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广西融安龙舟节为个案[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85-88.
被引量:12
3
宋海辉,宋海霞,熊曼丽.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J]
.体育世界,2011(5):19-21.
4
范本祁,龙佩林.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节日与全民健身日融合发展的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8-10.
5
高静飞,周道平.
吉首市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6):86-89.
被引量:2
6
陈珂,马得平,马杰.
宁夏回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1):93-96.
被引量:6
7
魏东.
依托传统文化,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J]
.考试周刊,2012(13):118-119.
8
魏东.
结合地方文化传统 增强思政课魅力[J]
.大众科技,2012,14(5):162-163.
9
欧阳剑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自觉考量[J]
.理论导刊,2013(2):63-66.
被引量:1
10
杨栋,熊曼丽.
民俗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3):86-88.
被引量:8
1
杨宗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J]
.中华少年,2016(27).
2
刘芝平,饶国宾.
传统文化现代化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评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78-79.
被引量:1
3
曾群芳.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34-36.
4
杨结.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J]
.今日中国论坛,2013(11S):42-43.
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