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校医》
2007年第3期303-304,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Doctor
参考文献5
-
1刘崇柏.我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2):67-70. 被引量:139
-
2韩珊苏.6895名大学新生HBsAg携带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1999,13(5):354-354. 被引量:14
-
3郑霞,王实.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02,16(6):524-525. 被引量:4
-
4樊陕生,丁红燕,杜斌.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05,19(6):577-577. 被引量:5
-
5马军,马云.高校新生HBsAg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4):298-29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18
-
1王海涛 蒋豫图(等).北京某郊区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5,16(2):110-110.
-
2李凡 庄辉.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细胞癌[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88,15(5):200-200.
-
3张柱国 孟庆跃 等.扶余县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1.
-
4蔡乾春.茂名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2):134-134.
-
5杜江.海淀区初中毕业生乙肝血清学调查报告[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301-301.
-
6庄辉,斯崇文.第八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会议纪要[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3):183-185. 被引量:64
-
7甘天福,张光曙,陈崇兴,丁明权,于建国.慢性病毒性肝炎749例病理新旧分类对比[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6(2):110-111. 被引量:12
-
8魏秀燕,汤盛昌.某校大学生因病休学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6):485-486. 被引量:5
-
9王德全,邓卫仕,杨翌.994名大学新生HBsAg携带状况与KAB调查[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2):169-171. 被引量:9
-
10张满意.某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6):458-459.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165
-
1柳桂珍,徐正红.17328例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果分析[J].健康体检与管理,2020(1):19-25.
-
2吴世林,刘焕平.2005年漯河市部分城区中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6):711-712.
-
3吕伟标,吴素琴.7058名应征入伍青年HBsAg阳性的调查[J].中国医师杂志,2001,3(S1):185-186.
-
4柳江南.某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4):91-92. 被引量:1
-
5张建军,杨军勇.北京市丰台区1991~2005年甲、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08,15(5). 被引量:1
-
6王文蔚,姜志川,朱红叶.温州市某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模式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6):658-659. 被引量:3
-
7张弘.胃镜检查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4):563-563.
-
8王豪.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J].中国计划免疫,2004,10(3):166-170. 被引量:20
-
9谢月爱,洪国华.我校5届新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4):83-84. 被引量:1
-
10陈正利,李瑞兰,申振元.河南省甲肝流行趋势分析和预测[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5):257-25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86
-
1马伟.2002~2007年上海海事大学学生HBsAg调查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3). 被引量:2
-
2张克琴,陶如春,杨琥玲,李淑琼.宾川县2004-2009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5(3):141-141. 被引量:3
-
3严亚琼,陈冬峨,郭蕊,居颖,彭飞,曾艳彩.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风险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4,19(6):549-552. 被引量:13
-
4李春荣,吴艳乔,陈希宁,唐洁,陈鸿翔.大学生对乙肝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405-1407. 被引量:33
-
5樊陕生,丁红燕,杜斌.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05,19(6):577-577. 被引量:5
-
6郑艳平,刘红军.湛江师范学院2003~2004学年学生常见门诊疾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86-87. 被引量:9
-
7肖向苑.2400名高中生HBsAg及ALT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486-487. 被引量:4
-
8吴霞,赵晋湘,杨屿卉.综合性大学不同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59-260. 被引量:17
-
9无.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节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2):136-140. 被引量:57
-
10胡亚远,叶琴.厦门地区民办大学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调查[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52-38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0
-
1柳江南.某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4):91-92. 被引量:1
-
2余慎凯.2005~2007级河南工业职业学院新生乙肝病毒血清学调查[J].中国校医,2009,23(1):64-65. 被引量:3
-
3张建琴.2008年度宁夏某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调查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0):958-959. 被引量:1
-
4马海芳.某大学新生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10,12(4):8-9.
-
5马海芳.某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66-1967.
-
6周传美.抗-HBs检测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指导意义[J].中国校医,2010,24(10):725-725.
-
7谌捷,陈伟敏,陈光英,牟晓玲,汪德凤,滕红霞.湛江师范学院652例大学生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427-428.
-
8田娟娟,刘钰,孙培红.高考体检学生14313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09-410. 被引量:1
-
9宋秀丽,唐慧,丁伶灵,梁雅丽,贺连平,陈燕,黄志伟,祁秦,余结根,汪全海,姚应水.2007~2012年中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3):264-268. 被引量:18
-
10苏威武,袁泉,刘杨.2007—2014年中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43(5):524-52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28
-
1张建琴.2008年度宁夏某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调查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0):958-959. 被引量:1
-
2刘明波,周瑾岚.大学生对乙肝患者受歧视的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385-1386. 被引量:22
-
3杜亚玲,白贺霞,潘惠忠.2009年石河子地区高考体检学生乙肝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58-58. 被引量:1
-
4宋秀丽,唐慧,丁伶灵,梁雅丽,贺连平,陈燕,黄志伟,祁秦,余结根,汪全海,姚应水.2007~2012年中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3):264-268. 被引量:18
-
5王珍珠.铜川地区741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分布情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4):489-490. 被引量:2
-
6王建勋,张维璐,王廷材,张磊,王兴国,吉兆华,董冰,闫永平.甘肃省武威市孕产妇HBsAg筛检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4,30(7):936-939. 被引量:7
-
7毛胜,李青花,唐源,袁乔红.云南省某医学类高校2016-2017级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9,34(1):12-16. 被引量:1
-
8李仁华.肝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0(4):34-36. 被引量:7
-
9朱冬芳.绍兴市越城区各学龄段学生血清HBsAg检出结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74-75.
-
10王永红,徐春平,沈晓峰,李海红.北京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0(2):139-142. 被引量:1
-
1赵俊杰,李俊杰,赵艳杰.周口市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2):79-80.
-
2郑敏前,王代莲,张贞,邱芬.91名职业献血员HBV、HCV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J].旅行医学科学,2000,6(2):8-9.
-
3徐雨虹,金瑞娟.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妊娠女性IDA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2):317-319. 被引量:2
-
4甘景梨,吕存生,谢昌峰.3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检测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7,15(2):132-133. 被引量:4
-
5赵锋.干扰素引起过敏反应及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6,15(3):139-139. 被引量:1
-
6徐瑾,吕宛玉,杨建辉,张璐,郭永豪,封秀红,叶莹,张延炀.河南省2012年1~4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3):259-262. 被引量:3
-
7白海春.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7,34(2):95-97. 被引量:1
-
8李崇行,程烈莺,陈先美,周亚萍,王树昇,马兆瑾.可逆催化模型在自然人群中抗-HBc检测结果分析上的应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3,0(S1):71-73.
-
9杨仁虎,张莉莉.远洋船员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2(5):273-275.
-
10HBC安防、消防专区,邀您共铸安全医院[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10):78-7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