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混凝土冻融破坏研究现状
被引量: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要从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影响因素及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三方面入手,总结和分析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研究现状。认为,目前最为主要的冻融破坏理论是膨胀压力理论和渗透压力理论。还总结了当前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几项基本措施。
作者
李金平
盛煜
丑亚玲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Subgrade Engineering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4)。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破坏
冻融破坏机制
引气剂
分类号
TU43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3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54
同被引文献
243
1
张恺,王茂华,尹志刚,陈晨,张卓.
冻融循环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孔隙损伤劣化研究[J]
.建筑结构,2023,53(S02):1342-1346.
被引量:2
2
江俊松,王泽云.
浅析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及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对策[J]
.四川建材,2008,34(5):6-7.
被引量:8
3
冀晓东,宋玉普.
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冻融破坏的力学分析[J]
.水利学报,2009,39(12):1495-1499.
被引量:9
4
谢剑,吴洪海.
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强度[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S2):165-168.
被引量:9
5
肖前慧,牛荻涛,朱文凭.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强度衰减模型与耐久性寿命预测[J]
.建筑结构,2011,41(S2):203-207.
被引量:27
6
温振飞.
混凝土结构冻融破坏影响因素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6(11):95-97.
被引量:4
7
朱晨飞,刘晓军,李文哲,吴永根,刘庆涛.
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耐久性与损伤模型研究[J]
.工业建筑,2015,45(2):10-14.
被引量:34
8
马怀发,陈厚群,黎保琨.
混凝土试件细观结构的数值模拟[J]
.水利学报,2004,35(10):27-35.
被引量:192
9
李晔,姚祖康,孙旭毅,刘春晨.
铺面水泥混凝土冻融环境量化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408-1412.
被引量:19
10
侯文崎,叶梅新.
青藏铁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低温试验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53-5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8
1
余睿,程书凯,周凤娇,丁梦茜,钱雕,童宣胜.
严寒地区混凝土材料的冻融循环机理及对策分析[J]
.防护工程,2019,0(6):69-74.
被引量:5
2
谢剑,吴洪海.
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强度[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S2):165-168.
被引量:9
3
陈迅捷,欧阳幼玲.
海洋环境中混凝土抗冻融循环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9(2):68-71.
被引量:8
4
刘数华.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预防[J]
.路基工程,2009(6):3-4.
被引量:2
5
汤崇菊.
混凝土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11):81-81.
被引量:2
6
戴文昊,高阳,丛树民,郭彬彬.
不同类型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78-180.
被引量:2
7
周源,陈有亮,朱颖,杜曦,钟梦琪.
酸介质和冻融循环协同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研究[J]
.山西建筑,2014,40(26):118-121.
8
黄建栋,赵方冉.
透水混凝土渗透衰减规律的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14(12):69-72.
被引量:5
9
黄建栋,赵方冉.
基于透水混凝土渗透衰减规律的骨料响应分析[J]
.混凝土,2015(5):55-58.
被引量:4
10
蒲元海.
西北干寒地区混凝土桥梁冻融病害机理及防治技术探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0):119-1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4
1
齐鹏飞,陈珊珊,韩霄羽.
干湿循环条件下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
.四川水泥,2022(12):9-11.
被引量:3
2
王兴桦,侯精明,李丙尧,同玉,曹长冲.
多孔透水砖下渗衰减规律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2019,45(S01):68-71.
被引量:12
3
吴瑾,刘旭,AFSHIN Islamianbarough.
冻融循环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20,41(S01):247-255.
被引量:4
4
丁彩红.
改性超疏水混凝土工程性能及微观机理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2,51(6):99-101.
被引量:2
5
余睿,程书凯,周凤娇,丁梦茜,钱雕,童宣胜.
严寒地区混凝土材料的冻融循环机理及对策分析[J]
.防护工程,2019,0(6):69-74.
被引量:5
6
余睿,王楠,程书凯,丁梦茜,周凤娇,钱雕,童宣胜.
我国典型严酷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评价及对策分析[J]
.防护工程,2019,0(5):64-74.
被引量:4
7
梁胜增.
混凝土非荷载裂缝成因及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152-152.
8
孙丛涛,牛荻涛.
混凝土抗盐冻性能试验研究[J]
.硅酸盐通报,2010,29(4):762-767.
被引量:34
9
赵畅,王清湘.
海洋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11(3):46-47.
被引量:8
10
殷少君.
混凝土工程外观弊病及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85-285.
1
慈慧强.
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4,5(6):53-53.
被引量:1
2
付铁英,梁连海.
浅析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及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227-227.
3
潘钢华,秦鸿根,孙伟,张金山,王修田,李松泉,黄卫华,姜阳.
粉煤灰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2002,5(1):37-41.
被引量:48
4
刘天英,杨凤云.
浅析水工建筑物砼的碳化、冻融破坏及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285-285.
5
覃丽坤,宋宏伟.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J]
.山西建筑,2012,38(29):136-137.
被引量:4
6
陈海龙.
浅谈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碳化与冻融破坏及其防治[J]
.甘肃农业,2009(10):92-93.
7
张栋.
浅析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及防治[J]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B06):459-460.
8
李伟,王丰强.
浅谈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J]
.科技资讯,2009,7(23):57-57.
9
李立军.
浅析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及防治[J]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8):228-229.
10
陈友治,蒲心诚.
新型碱矿渣混凝土抗冻性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1997(4):5-6.
被引量:3
路基工程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