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德美职业教育的视角分析影响职业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因素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对教育与就业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国家教育体制的标准化程度,中等教育在各国的层次化程度,中等职业教育内容具备的职业技术特性,以及学校与公司、企业的联系程度。通过对德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类型职业教育体系特征的比较,指出职业教育对就业的影响与机构特点呈系统对应关系,进而提出了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作者
姜峰
秦晓林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47-49,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就业
德国
美国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0—374.
2
李庆才.
德国教育制度之管见——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J]
.辽宁教育研究,2005(8):79-82.
被引量:7
3
黄日强.
中德职业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的比较[J]
.外国教育研究,1999(1):49-53.
被引量:9
4
戴芳春 ,祝捷 .
学习国外经验发展职业继续教育——考察德国职业成人教育后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16):69-7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阿尔诺 卡普勒编辑 李肇础 波鸿翻译.《德国概况》[M].联邦政府新闻与信息局出版,2000年7月..
共引文献
31
1
秦晓林.
德美职业教育体系差异对就业影响的分析[J]
.文教资料,2007(17):60-62.
被引量:2
2
何乃彦,于源华,熊光明.
21世纪的中德教育比较[J]
.科教文汇,2012(8):1-2.
3
杨启光.
重叠影响阈: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2):76-80.
被引量:61
4
张晓青.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66-67.
被引量:8
5
张建萍,李亦军.
“双元制”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实施[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2006,26(2):108-110.
6
陶红,杨东平.
我国高中学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1):29-33.
被引量:21
7
陆松,查啸虎,王健.
职业教育和培训:转型期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7(23):14-16.
被引量:2
8
刘淑华,王立波.
教育机会不平等研究述评[J]
.学术论坛,2007,30(7):201-204.
被引量:2
9
楼土明.
构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建设新机制[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55-58.
被引量:6
10
郭友琪.
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基于黄炎培、胡适的思路与对策的比较[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5):112-115.
同被引文献
30
1
郑向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内涵、特点及问题[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3):79-81.
被引量:82
2
姜国才,陈铁军.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J]
.开放教育研究,1998,4(6):40-42.
被引量:7
3
黄日强.
中德职业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的比较[J]
.外国教育研究,1999(1):49-53.
被引量:9
4
刘振汉,祝雯静.
德国的教育体制及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3):56-57.
被引量:20
5
约阿西姆·明希,任永秋,于爱民.
关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政策及其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4):14-15.
被引量:28
6
何广文.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1):112-113.
被引量:4
7
陈长江.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2):84-85.
被引量:15
8
陈炉山.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新探[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9S):127-128.
被引量:20
9
李庆才.
德国教育制度之管见——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J]
.辽宁教育研究,2005(8):79-82.
被引量:7
10
孟景舟.
也谈德国“双元制”的借鉴[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8):47-4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巫向前,陈修治.
德国卫生职业教育概览[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27(4):91-94.
被引量:4
2
刘琼.
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及启示[J]
.考试周刊,2008,0(31):8-9.
被引量:2
3
刘邵岚.
德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与其职业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企业教育,2012(8):207-208.
被引量:1
4
周精.
大力发展在校大学生职业培训——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
.大学教育,2012(1):70-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郭楠.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来自全国32所重点职业院校的经验证据[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8):28-31.
2
刘秀艳,罗国忠.
顶岗支教实习的社会意义探析[J]
.大学教育,2013(9):32-33.
被引量:2
3
徐健.
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129-130.
被引量:2
4
蒋立英,陈国忠.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32):47-50.
被引量:6
5
刘峥.
中德学习型工厂合作项目研究[J]
.中国商论,2015,0(28):131-133.
被引量:3
6
祎莉娜,郭岩.
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37-40.
被引量:6
7
汪玲.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演变历程及欧洲化进程研究[J]
.职教论坛,2018,0(12):151-156.
被引量:8
8
黄乐辉,孙程.
德国双元制系统企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
.职教论坛,2019,0(10):169-176.
被引量:2
1
王胜利.
探索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2007(12):37-37.
2
徐朔.
德国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2):61-64.
被引量:15
3
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J]
.职教论坛,2006,22(06X):1-1.
被引量:3
4
徐炳文.
基于“双需求”的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2):7-9.
被引量:3
5
韩伟平.
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特征及创新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0(3):121-123.
被引量:14
6
黄志良,袁乐.
论五年制高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角色--以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析为基础[J]
.职教论坛,2013(4):26-30.
被引量:16
7
温景文.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考察与分析[J]
.辽宁高职学报,2002,4(1):18-19.
被引量:13
8
曾卉.
找准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切入点[J]
.商情,2014,0(46):137-137.
9
陈长幸.
国外高职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特征[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3):80-81.
被引量:6
10
陈喜梅.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特征[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165-168.
被引量:2
教育与职业
2007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