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源于西方,是西方近代社会工业化的产物。它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特征是提供服务。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从西方国家引进社会工作这门新的专业与职业。
作者
王章华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新东方》
2007年第5期39-42,共4页
The New Orient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社会工作
教育现状
职业
科学的方法
西方国家
服务活动
全球化趋势
分类号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谭磊,丁建定.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初探[J]
.青年探索,2005(3):41-44.
被引量:20
2
史柏年.
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30-35.
被引量:101
3
陈瑜.
社会工作本土化与大学课程建设[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4):103-105.
被引量:9
4
费梅苹.
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模式的思考[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3):16-19.
被引量:18
5
陈微.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不足及定位[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4):116-120.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徐永祥.
社会职能分化下的社会工作及社工教育[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4):54-5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52
1
陈宇.
乡镇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的行动逻辑及实现路径[J]
.学术论坛,2023,46(6):97-105.
被引量:1
2
王红红.
项目驱动、三位一体的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2):233-234.
被引量:1
3
李婉丽,张俊瑞.
国际学术界对中国会计问题研究的状况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S1):134-136.
被引量:1
4
陈立栋.
教学活动中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J]
.社会工作,2010(6):40-42.
被引量:2
5
种道平,万江红.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湖北社会科学,2005(5):143-145.
被引量:6
6
程凯.
专科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初析[J]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6):136-137.
被引量:1
7
黄登清.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教学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602-604.
被引量:2
8
王瑞华.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4):27-31.
被引量:11
9
马震越,周绍宾.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70-74.
被引量:21
10
李林凤.
回顾与展望:关于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21-24.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6
1
马震越,周绍宾.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70-74.
被引量:21
2
陈蓓丽.
体验式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7):32-35.
被引量:7
3
王瑞华,林丽芬.
新时期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策略[J]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2):94-97.
被引量:12
4
关信平.
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J]
.中国社会导刊,2007(06X):20-21.
被引量:11
5
黄耀明.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人文主义取向[J]
.社会工作,2007(2):22-25.
被引量:12
6
李东山.
和谐社会呼唤社会工作人才[J]
.现代人才,2007,0(1):10-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安芹,贾晓明.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教育模式探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92-9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夏少琼.
个人成长与专业成长——以社工教师的“交互反思性”教学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8):179-181.
被引量:1
2
马蓓茵.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如何看待专业价值观对自身的影响——基于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六位社工专业学生的访谈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5):24-25.
被引量:1
3
薛彬鹏.
高校社会工作学生自我成长教育的思考[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8):76-76.
4
陈彬.
论“个体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工作者生命成长教育[J]
.韶关学院学报,2024,45(5):61-65.
5
李彬彬,谢硕,王洪,蔡娟娥,王心玥.
一人一故事剧场实践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基于质性访谈[J]
.校园心理,2024,22(4):358-365.
6
陈宇,刘芬芬.
社会工作专业《自我认识与成长》课程设计及实践评估[J]
.社会工作,2017(6):53-59.
1
陆文平.
必须重视对劳动者择业权的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1988(9):13-15.
2
需求与供给: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环境分析[J]
.公安研究,2012(11):94-94.
3
无意的助人带来无穷财富[J]
.大众商务(创业版),2005(07S):58-58.
4
王淑珍,马慧景.
我国资产评估教育体系的构想[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2,4(1):1-2.
被引量:4
5
杨先碧.
助人旅行的机械腿[J]
.财会月刊,2009(7).
6
赵擎昊.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大东方,2015,0(8):9-9.
7
孙莹.
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29-34.
被引量:14
8
顾远.
社会企业的业务模式[J]
.IT经理世界,2012(21):182-186.
9
伍娜.
劳动最光荣[J]
.父母世界,2009(9):112-115.
10
动感财富[J]
.看世界,2012(7):54-55.
新东方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