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震荡的余波——巴恩斯小说《十卷半世界史》中的权力话语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十卷半世界史》以娴熟的后现代主义手法对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中的片段进行加工和重新诠释,尝试重构人类的文明史。用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等方法对该小说进行系统分析,不难看出作者旨在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叙事结构揭示人类文明进程中各种权力关系的相互作用,彰显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
作者
罗小云
机构地区
四川外语学院英美文学研究所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102,共5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朱利安·巴恩斯
世界历史
权力话语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60
1
王一平.
《101/2章世界史》中的反讽艺术[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1):61-63.
被引量:1
2
阮炜.
巴恩斯和他的《福楼拜的鹦鹉》[J]
.外国文学评论,1997(2):50-57.
被引量:10
3
叶平.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J]
.哲学研究,1995(1):68-73.
被引量:65
4
杨金才,王育平.
诘问历史,探寻真实——从《101/2章人的历史》看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真实性的隐遁[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91-96.
被引量:20
5
殷企平.
质疑“进步”话语:三部英国小说简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12-19.
被引量:8
6
罗媛.
追寻真实——解读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J]
.当代外国文学,2006,27(3):115-121.
被引量:13
7
张芸,程茜.
反讽与创作主体意识[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1):33-39.
被引量:5
8
巴恩斯,朱利安.林本椿,宋东升译.十又二分之一卷人的历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9
刘象愚,杨恒达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3.
10
Barthes, Roland. "The Discourse of History" Trans. Stephen Bann. Comparative Criticism: A Yearbook. Vol. 3. Ed. E. S. Shaffer.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81.
引证文献
13
1
梁秋花,张莉.
压抑的呼声——《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的生态主义解读[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371-374.
2
周宇.
《101/2章世界史》——真与假的交织[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7):118-118.
3
张作军.
《10(1/2)卷人的历史》中的神话、艺术与历史[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1):59-61.
4
张莉,郭英剑.
直面死亡,消解虚无--解读《没有什么好怕的》中的死亡观[J]
.当代外国文学,2010,31(3):81-88.
被引量:7
5
李颖.
论《10 1/2章世界历史》对现代文明的反思[J]
.当代外国文学,2012,33(1):76-83.
被引量:5
6
周宇.
《10(1/2)章世界史》和历史开个玩笑——对文中两个主题的探究[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2(3):132-135.
7
张莉.
哀悼的意义——评巴恩斯新作《生命的层级》[J]
.当代外国文学,2014,35(1):73-79.
被引量:5
8
赵胜杰.
边缘叙事策略及其表征的历史——朱利安·巴恩斯《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之新解[J]
.外国语文,2015,31(3):57-62.
被引量:7
9
刘红,刘琼.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记忆的运作[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9):72-73.
被引量:1
10
周丽秋,黄晖.
朱利安·巴恩斯国内研究述评[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27(2):38-4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何朝辉.
朱利安·巴恩斯在中国的研究述评[J]
.文化学刊,2021(3):44-49.
被引量:1
2
梁秋花,张莉.
压抑的呼声——《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的生态主义解读[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371-374.
3
陈娟.
《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中戏仿手法分析[J]
.新纪实,2021(9):22-24.
4
杜鹏.
记忆、历史与“向死而生”——论《终结的感觉》的死亡叙事[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63-67.
被引量:1
5
张莉.
哀悼的意义——评巴恩斯新作《生命的层级》[J]
.当代外国文学,2014,35(1):73-79.
被引量:5
6
白雪花,杨金才.
论巴恩斯《生命的层级》中爱之本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5):40-44.
被引量:4
7
原金利.
在记忆与叙事中寻求生命的意义——论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20):85-90.
8
周丽秋,黄晖.
朱利安·巴恩斯国内研究述评[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27(2):38-43.
9
姚晓东,李春宇.
边缘群体之再边缘化:“乞丐”媒体再现的边缘话语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3):39-46.
被引量:6
10
潘慧.
国内朱利安·巴恩斯研究述评[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7(3):94-99.
1
汤素娜.
历史与“回荡的声音”——朱利安·巴恩斯《十卷半世界史》的互文性解读[J]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3):30-31.
2
王喜玲.
自然的向往 文明的隐忧——论迟子建小说的自然观[J]
.学园,2011(19):32-33.
被引量:1
3
周道凤.
解析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1):106-107.
被引量:5
4
孙广敏.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3(1).
5
江松.
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J]
.考试周刊,2010(55):31-32.
被引量:1
6
高建新.
“火”意象与燃烧之诗情[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125-130.
被引量:1
7
陈兵.
论《让子弹飞》的“游戏化”表征[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0):156-158.
8
张清芳,李浩.
做文学普及工作的人太多了,不缺我一个[J]
.湖南文学,2009,0(9X):49-52.
9
戴桂玉,李智.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非后现代性——《五号屠场》非后现代性解读[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26-30.
被引量:6
10
赵歌东.
未完成的世纪梦——从诺贝尔文学奖看20世纪中国文学[J]
.山东文学,1998,0(6):73-76.
外语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