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龙特甫A的育性观察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龙特甫A随机取样5穗(株)的100朵颖花进行花粉镜检。结果表明:龙特甫A育性不稳定,正常花粉比较多的颖花主要在于穗中部,穗上部颖花绝大多数为全不育。利用龙特甫B穗顶部种子作为保持系可能是提纯龙特甫A的有效方法。
作者
郑向华
游年顺
黄利兴
雷上平
机构地区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7年第1期20-22,共3页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关键词
龙特甫A
水稻
三系配套
分类号
S511.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3
1
董凤高,朱旭东,熊振民,程式华,孙宗修,闵绍楷.
以淡绿叶为标记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M2S的选育[J]
.中国水稻科学,1995,9(2):65-70.
被引量:91
2
夏英武,刘贵付,舒庆尧,蒋荣花,谢嘉华.
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叶绿素突变体的诱变及其初步研究[J]
.核农学报,1995,9(3):129-133.
被引量:26
3
舒庆尧,刘贵付,夏英武.
温敏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J]
.核农学报,1996,10(1):6-10.
被引量:43
4
叶大文.
特优63的产量构成因素及特征特性[J]
.福建稻麦科技,1996,14(2):35-38.
被引量:2
5
舒庆尧,夏英武,左晓旭,刘贵付.
二系杂交水稻制繁种中利用标记辅助去杂技术[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1):56-60.
被引量:29
6
刘贵付,舒庆尧,夏英武.
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转绿型白化突变体的利用价值研究[J]
.核农学报,1996,10(3):129-132.
被引量:17
7
顾来顺,姚立生,孙明法,何顺椹,高恒广,严国红,唐红生.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59制种高产的特性与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1):9-10.
被引量:2
8
任光俊 李青茂 等.水稻紫色叶及两用核不育性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35-38.
9
戴展峰 兰华雄 等.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898[J].福建稻麦科技,1996,14(2):35-38.
10
董风高,中国水稻科学,1995年,9卷,2期,65页
引证文献
1
1
陈善福,舒庆尧,吴殿星,崔海瑞,夏英武.
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发水稻龙特甫B叶色突变[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9,25(6):569-572.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葛绍兴,马晓静,林冬枝,董彦君.
一个新的水稻幼苗黄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的初步定位[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1):49-54.
被引量:3
2
彭凌,朱必凤,刘主,刘盈盈.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的克隆及测序[J]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2):78-81.
被引量:1
3
王军,王宝和,周丽慧,徐洁芬,顾铭洪,梁国华.
一个水稻新黄绿叶突变体基因的分子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5):455-459.
被引量:34
4
张书标,黄珍平,房贤涛,胡瑞.
水稻白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系W1的育种应用评价[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1):11-14.
被引量:4
5
李云,康淮,余后理,严长发,田发春,徐小红.
叶色标记在水稻育种及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12-14.
被引量:8
6
张力科,高用明.
水稻叶色突变体及其基因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2009(2):12-16.
被引量:18
7
贾良,来乐春.
带叶色标记晚粳稻的农艺性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95-7796.
被引量:1
8
陈青,卢芙萍,徐雪莲.
水稻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J]
.热带生物学报,2010,1(3):269-281.
被引量:11
9
马双武.
苗期标记性状在我国作物育种及种子纯度鉴定上的研究应用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2):297-300.
被引量:7
10
李育红,王宝和,戴正元,李爱宏,赵步洪,左示敏,陈忠祥,张洪熙,潘学彪.
水稻叶色突变体及其基因定位、克隆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34-39.
被引量:12
1
林润年,朴春实,王宝兴,朱瑜.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观察与应用探讨[J]
.吉林农业科学,1992,17(1):87-92.
被引量:1
2
朱同贵.
珍汕97A育性观察及其自交结实后代表现[J]
.种子科技,1994,12(2):30-31.
3
朱同贵,程良怀,鲁志能,李胜军.
协青早A的花粉育性观察与提纯[J]
.杂交水稻,1995,10(5):17-17.
被引量:4
4
刘圣全,杨爱卿,何渊清,黄鹏飞,邬玉成.
光温敏核不育系5088s育性观察[J]
.种子,1999,18(4):76-77.
5
张凤英,刘志萍,包海柱.
Genetic Study on Barley Male Sterility[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10(4):108-111.
被引量:1
6
陈大洲,熊焕金,刘兰英.
两用不育系T_(984S)选育初报[J]
.江西农业科技,1993(1):6-8.
被引量:1
7
尹华奇,武小金.
三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沙的育性观察[J]
.杂交水稻,1990(1):35-37.
被引量:13
8
苏荣理,黄显波.
五个两用不育系在海拔540公尺的育性观察[J]
.三明农业科技,1993(1):24-28.
9
黎世龄.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635s”的选育[J]
.江西农业学报,2001,13(4):8-11.
10
李季能,张俊才,翁安连.
杂交水稻不育系花粉的育性观察[J]
.江西农业科技,1990(2):11-13.
福建稻麦科技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