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77,共9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7
-
1董淮平,1999年.《新加坡现代化初期的特征与文化选择》,载《东亚:经济、政治与文化阐释》,学林出版社.
-
2郭品芬,1999年.《李资政访汉城》,载《联合早报》10月24日.
-
3《李光耀40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4年3月,第1I5页.
-
4《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演讲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
5乔西,1976年.《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
-
6《新加坡之路》,1967年,新加坡国际出版公司.
-
7Rohwer, Jim, 1995, Asia Rising,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同被引文献14
-
1占美柏.威权政治下的宪法权威——二战后东亚国家的政治体制转型[J].东南亚研究,2005(3):62-65. 被引量:4
-
2陈奉林,李荣才.对东亚现代化进程中威权政治的思考[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22(4):78-83. 被引量:3
-
3徐锋.传统与超越:东亚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转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6):57-61. 被引量:4
-
4李龙.论协商民主——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说起[J].中国法学,2007(1):31-36. 被引量:53
-
5卢瑾.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现状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8(5):99-107. 被引量:39
-
6许开轶.东亚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解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41-145. 被引量:4
-
7何包钢.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建构一个理性且成熟的公民社会[J].开放时代,2012(4):23-36. 被引量:126
-
8李文.民主选举与社会分裂——东亚民主转型国家与地区的政治与政局[J].当代亚太,2012(2):84-106. 被引量:7
-
9李路曲.比较视野下新加坡的国家构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2-62. 被引量:5
-
10汪仕凯.威权类型与转型后民主:南美四国比较研究[J].国外理论动态,2014(6):102-111. 被引量:3
-
1王冬梅.浅析印度宗教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7(1):30-31. 被引量:3
-
2罗振宇.不控制的智慧[J].领导文萃,2016,0(22):39-40.
-
3尼佬.婆罗洲的伊斯兰化步伐[J].中国新闻周刊,2014(28):84-85.
-
4子木.道教信仰在新加坡[J].上海道教,2004(3):53-54.
-
5墨岩.海会万邦的“泉南佛国”——泉州:佛教海上丝绸之路[J].佛教文化,2011(4):12-19.
-
6林友顺.1949改变马来华人命运的轨迹[J].新华月报,2010(3):104-105.
-
7张瑾,刘邦凡,魏玮.论因明、印度逻辑与佛教逻辑之关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8):99-102.
-
8吴心.基督教在中国(二)[J].黄埔,2009(6):58-59.
-
9卫绒娥.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驳达赖散布的"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独立国家"谬论[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4):29-33. 被引量:2
-
10拉金德拉.K.帕蒂尔,叶觅.和平、非暴力和印度哲学[J].史学月刊,2013(12):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