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何良俊与明代戏曲学命题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经世致用思想直接影响着何良俊“本色”论曲学思想的形成。其“本色”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曲辞易晓性;二、剧场可演性;三、音乐可唱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有时是不能并存的。因而对何氏曲学思想的评估应该作具体分析。
作者
陈维昭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60,共9页
Theatre Arts
关键词
本色论
诗学修辞
剧场性
可唱性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6
1
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
2
何良俊.入闽稿序.何翰林集(卷之十二).
3
徐蚴.徐氏笔精(卷七“文人悭一第”).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
4
何良俊.上存翁相公书.何翰林集(卷之十八).
5
何良俊.大司徒孙东谷七十寿序.何翰林集(卷之十一).
6
何良俊.与王槐野先生书.何翰林集(卷之十八).
7
何良俊.俨山外集序.何翰林集(卷之八).
8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M].
9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三十七).
10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2001..
共引文献
96
1
陈文新,王炜.
传、记辞章化:从中国叙事传统看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2):188-201.
被引量:22
2
亢学军,侯建军.
明代考据学复兴与晚明学风的转变[J]
.河北学刊,2005,25(5):129-133.
被引量:2
3
高小康.
重新审视小说评点的审美阅读意义[J]
.学术研究,2005(10):126-130.
被引量:6
4
郭妍琳.
论南戏与北杂剧演出市场之争[J]
.艺术百家,2005,21(5):30-33.
被引量:2
5
陈卫星,王勇.
从《汉志》小说观看史志小说家混杂面貌的历史成因[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17-20.
被引量:1
6
陈文新.
再论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J]
.齐鲁学刊,2006(1):122-129.
被引量:5
7
洛地.
“曲”“唱”正议[J]
.戏剧艺术,2006(1):4-13.
被引量:4
8
刘召明.
从依字声行腔与南曲用韵看汤沈之争的曲学背景与论争实质[J]
.戏剧艺术,2006(3):49-56.
被引量:2
9
郑新安.
论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的霍小玉形象[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66-70.
10
傅承洲.
凌濛初的尚奇观与“二拍”之奇[J]
.北方论丛,2006(6):21-2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9
1
王汉民.
“本色论”在明代的两次论争[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7(4):58-62.
被引量:1
2
亢学军.
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态之形成——以何良俊为例[J]
.中国文学研究,2004(4):50-53.
被引量:3
3
王小盾.
明曲本色论的渊源和它在嘉靖时代的兴起[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4):5-15.
被引量:5
4
孙崇涛.
中国戏曲刻家述略[J]
.戏曲艺术,2005,26(2):58-71.
被引量:4
5
何良俊.《草堂诗余序》.《类编草堂诗余》,嘉靖二十九年顾从敬刻本.
6
陆树声.《中江先生全集序》,莫如忠.《崇兰馆集》卷首,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04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376页.
7
徐渭.《南词叙录》[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C].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242页.
8
朱权.《太和正音谱》[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9
熊赐履.《学统序》,《学统》,经义斋康熙二十七年刊本(下同),下学堂藏版.
10
祝允明:《猥谈》.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1980年版.
引证文献
4
1
陈维昭.
汤沈之争与晚明曲学形态[J]
.文化遗产,2008(3):33-37.
被引量:1
2
陈维昭.
何良俊的戏曲批评与其“文统观”[J]
.文学遗产,2013(3):97-105.
被引量:5
3
王明玉.
关于明代何良俊《曲论》研究综述[J]
.艺术评鉴,2018,0(13):158-159.
4
张英.
何良俊与明代南京剧坛[J]
.戏曲研究,2015(4):246-25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路朝栋.
本色当行视野下的《西厢》《拜月》《琵琶》优劣之争[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6):37-42.
2
王明玉.
关于明代何良俊《曲论》研究综述[J]
.艺术评鉴,2018,0(13):158-159.
3
辜梦子.
明代乐师顿仁与曲家何良俊交游考[J]
.文化遗产,2019(4):35-41.
被引量:2
4
迟鑫.
明代笔记小说戏曲文献初探[J]
.戏剧之家,2020(24):13-18.
被引量:1
5
路露.
五十年来“汤沈之争”研究的学术史反思[J]
.南大戏剧论丛,2016(2):65-74.
6
辜梦子.
《四友斋丛说·词曲》三种版本校勘发覆[J]
.戏曲艺术,2019,40(1):16-25.
被引量:2
1
王汉民.
“本色论”在明代的两次论争[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7(4):58-62.
被引量:1
2
王星琦,张宇声.
明代戏曲语言理论中的本色论[J]
.艺术百家,1990,6(1):30-37.
被引量:1
3
黄仕忠.
明清戏曲之发展与本色论[J]
.艺术百家,1990,6(4):45-52.
被引量:4
4
胡丽婷,胡义秀.
浅析陈洪绶之“正脉”论[J]
.青春岁月,2014,0(5):36-37.
5
艺术百家一九九○年总目录[J]
.艺术百家,1990,6(4):123-126.
被引量:2
6
王雅琴.
论徐渭艺术中的“本色”[J]
.文艺评论,2012(12):120-125.
被引量:2
7
刘小梅.
南戏《拜月亭记》及其历史影响[J]
.戏曲艺术,2004,25(3):56-61.
被引量:4
8
李莉.
“学堂乐歌”创作中的“经世致用”思想[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3):99-102.
被引量:6
9
张莹莹.
明中叶浪漫主义思潮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27(1):91-97.
10
王长安.
论徐渭“本色”的多层构建[J]
.戏剧艺术,1988(3):123-133.
戏剧艺术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