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重建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域品牌是某个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是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产物。区域品牌建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学者所关注。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作者
黄勇
李海东
机构地区
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
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145,共3页
Enterprise Economy
基金
江西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产业集群与‘景德镇’品牌研究"(批准号:06YJ96)
关键词
陶瓷
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
创新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
.经济前沿,2005(4):29-32.
被引量:60
2
王雪莲,汪波,刘兵.
区域品牌能级与区域自主品牌群发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6):118-121.
被引量:2
3
马永平.
区域经济品牌何去何从? “陶瓷封都”与“区域经济品牌”的思考[J]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5(7):40-42.
被引量:3
4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J]
.经济管理,2006,32(5):44-48.
被引量:7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胡宇辰,吴群.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1):19-22.
被引量:25
2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
.经济前沿,2005(4):29-32.
被引量:60
3
胡望明.
现代品牌生态战略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6):102-103.
被引量:5
4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品牌竞争力的生成及其贡献要素优势转化机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7):81-83.
被引量:26
5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源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0):28-31.
被引量:26
6
菲利蒲·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
查看详情.
8
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
9
菲利蒲·科特勒;梅汝和.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1999.
10
迈克尔波特;陈子悦.国家竞争优势.
共引文献
125
1
谌飞龙,肖婷文,熊曦,吴群.
多产地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研究:原产地资源禀赋视角[J]
.经济地理,2021(2):174-184.
被引量:15
2
江旺龙.
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历史型构与资产价值批评[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4(1):110-112.
3
唐玉生,李叶义,廖少光.
广西区域品牌建设研究:以工业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96-101.
被引量:2
4
蔡伟琨.
关于自发型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品牌策略的研究[J]
.企业活力,2009(7):70-72.
5
袁志萍.
邓小平伦理思想初探[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3(6):23-25.
6
胡正明,沈鹏熠.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创新研究[J]
.市场营销导刊,2008,0(3):56-59.
被引量:5
7
孙丽辉.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机制研究——以温州为例[J]
.市场营销导刊,2007,0(Z1):54-58.
被引量:19
8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J]
.经济管理,2006,32(5):44-48.
被引量:71
9
靳明,周亮亮.
绿色农产品原产地效应与品牌策略初探[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4):84-90.
被引量:36
10
张聪群.
创建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J]
.商业研究,2006(18):114-117.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32
1
王星.
中国行业协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社科纵横,2007,22(5):56-57.
被引量:2
2
黄金霞.
苏州城市品牌营造刍议[J]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24(6):71-74.
被引量:8
3
卫海英,吴帆.
传统品牌与现代品牌生成方式比较[J]
.商业时代,2005(3):39-40.
被引量:6
4
李光斗.
传统品牌复苏之道——品牌战略先行[J]
.中国检验检疫,2005(5):54-56.
被引量:4
5
童兵兵,王水嫩.
传统区域品牌保护不力的原因及对策——以金华火腿品牌危机为例[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4):37-40.
被引量:16
6
马永平.
区域经济品牌何去何从? “陶瓷封都”与“区域经济品牌”的思考[J]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5(7):40-42.
被引量:3
7
涂山峰,曹休宁.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J]
.中国软科学,2005(12):111-115.
被引量:100
8
汪睿.
景德镇陶瓷品牌创新战略[J]
.中国陶瓷,2006,42(1):8-10.
被引量:23
9
洪秀华.
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9):118-121.
被引量:21
10
胡敏,徐明华,朱康对.
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基于对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J]
.软科学,2007,21(1):109-11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0
1
高映红.
对我国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的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94-97.
被引量:1
2
许剑雄.
浅析“景德镇”的品牌战略[J]
.佛山陶瓷,2009,19(1):26-28.
3
高映红.
论地理标志产品的创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40-43.
被引量:3
4
严群英.
传统区域品牌的困境与创新路径研究[J]
.市场论坛,2010(2):19-21.
被引量:2
5
顾丽琴,邱佳韵.
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激活的SWOT量化分析[J]
.江苏商论,2011(2):132-134.
被引量:3
6
赵秀泉,宋肖.
论陶瓷的市场营销[J]
.景德镇陶瓷,2011,21(2):23-24.
被引量:1
7
王效东.
关于景德镇陶瓷企业营销策略的思考[J]
.江苏商论,2011(7):141-142.
被引量:1
8
刘彪.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突破发展瓶颈初探——以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为例[J]
.中国外资,2013(4):1-4.
被引量:2
9
顾丽琴,赖星星,邱佳韵.
景德镇陶瓷品牌激活管理主体确定的博弈分析[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11-15.
被引量:1
10
宋圆圆.
地理标志产品如何寻求突破[J]
.科技风,2014(4):172-17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魏建国,詹胜,张炜.
武汉市地方传统品牌发展战略[J]
.长江论坛,2011(2):24-28.
被引量:2
2
杨德桥.
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协同战略的构建和保障机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3):341-345.
被引量:2
3
刘敏,李健美.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贡献度研究——以平谷大桃为例[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8):274-275.
被引量:5
4
顾丽琴,赖星星,邱佳韵.
景德镇陶瓷品牌激活管理主体确定的博弈分析[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11-15.
被引量:1
5
刘连香.
产业集群视角下城市群提质扩容对策——以湖南株洲为例[J]
.全国商情,2014,0(30):40-42.
6
王薇.
浅析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板的选取与施工技术[J]
.科学与财富,2015,7(5):314-314.
7
者贵昌,韩丽星.
中国陶瓷出口贸易波动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分析视角[J]
.国际经贸探索,2016,32(9):40-57.
被引量:10
8
诸葛语丹.
广西战略性传统优势新兴产业专利创新驱动政策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16,25(10):13-15.
9
张梅,余炳才.
景德镇日用陶瓷营销力提升的问题与对策[J]
.企业经济,2016,35(11):131-137.
被引量:1
10
周恩虎,李子云,康家蕊.
陶瓷砖质量检验检测方案分析与探讨[J]
.科技传播,2011,3(14):172-172.
被引量:4
1
张丽丽.
关于消费模式的问题浅析[J]
.才智,2011,0(13):220-220.
2
蒋红军.
我国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管见[J]
.学理论,1994(3):32-33.
3
王召东.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与政府职能的转变[J]
.领导科学,2004(21):46-46.
4
车耳.
节俭是一种社会责任[J]
.世界知识,2013(22):64-65.
5
新.
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欧美在亚洲仅是加工中心[J]
.集装箱化,2006,17(2):29-29.
6
王廉.
专家点评[J]
.珠江经济,1999(3):44-45.
7
代栓平.
从罗斯托起飞理论看吉林经济的起飞[J]
.经济视角,2005,24(7):32-33.
被引量:2
8
黄世贤.
从收入分配角度看中国的贫困问题[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54-58.
被引量:7
9
聂云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契机无限——“我的一个创富经典”系列故事(12)[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12):56-57.
10
黄世涛,喻红.
在浴火重生中重塑文化品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中学校品牌重建之路[J]
.中国西部,2014(24):36-39.
企业经济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