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胃炎合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胃炎合剂制备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是一种理想的中药制剂。本文阐述了该药剂的制作工艺。
作者
谭建中
机构地区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
出处
《黑龙江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36-336,共1页
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关键词
胃炎合剂
制备
临床应用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张兰珍,王晓强,陈丹,李占峰,杨晋,毕莉.
人参、黄连、白芍在中成药中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J]
.中成药,1999,21(3):121-124.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李同芬.-[J].中成药,1991,13(4):15-15.
2
谢培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M].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70,85.
3
汤毅,边立新,曹兆波.
西洋参精口服液中人参总皂甙的分析[J]
.中草药,1990,21(2):17-18.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5
1
陈悦,闫素云,于东明,鲁颖.
中药参芍颗粒对豚鼠心功能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75-76.
2
谷满仓,钱亚芳,吕圭源.
白芍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科技通报,2006,22(3):337-341.
被引量:33
3
邓伟哲,杨志欣,裴广杰,陈治水,常爽.
逍遥软胶囊质量控制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13-2915.
4
赵勇,赵蕾.
逍遥散复方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
.海峡药学,2008,20(5):22-24.
被引量:1
5
韩大君,陈羡芙,申刚,蒋金凤,朱体贞,高洪,李燕.
女金丹丸质量标准修订研究[J]
.中成药,2009,31(4):652-653.
被引量:1
6
葛春丽.
HPLC-ELSD法测定参芍片中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7):67-68.
7
刘明,李更生,孟秋风.
律康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研究和人参皂甙Rb_1的含量测定[J]
.中医研究,2000,13(3):15-18.
被引量:1
8
张幸福,宗玉英.
君姆扎胃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J]
.青海医药杂志,2000,30(11):58-60.
9
林佩斌,张建珍.
消乳核合剂的制备及应用[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17(1):39-40.
10
胡军,毛友昌,应毅.
逍遥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4):169-1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徐左北.
缪氏吐血三要法刍议[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82-882.
被引量:4
2
王澧兰,戴祖铭.
陶君仁运用补中益气汤经验[J]
.中医杂志,1996,37(1):24-25.
被引量:1
3
贾天柱.
再论中药生熟的变化与作用[J]
.中成药,2006,28(7):984-986.
被引量:17
4
张圣德,乔洪华.“陶氏柔肝饮”治疗慢性肝炎临床体会.江苏中医,1981,13(4):24.
5
陈启石,吴孝华.陶君仁临证治验拾萃.辽宁中医杂志,1989,16(6):5-6.
6
唐振兰.复方黄连油膏的制备和应用.江苏中医,1994,26(9):37.
7
钱晶.
柔肝饮治验举隅[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2):109-109.
被引量:1
8
隋华,韩喆,战丽彬.
喻嘉言生平考略[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3):11-13.
被引量:12
9
黄永昌.
陶君仁从肝治病经验拾萃[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0,4(2):5-6.
被引量:1
10
侯江红,单海军,王中玉,李玮,朱珊,董志巧,陈建设.
中药药浴退热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医杂志,2011,52(14):1207-120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马俊杰,张以来,陶镠.
陶君仁临证思想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1904-1906.
被引量:9
2
马俊杰.
虞山医派先贤理论古法今用举隅[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411-41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马俊杰.
陶君仁临证思想再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50-152.
被引量:5
2
罗彤,江松平.
《伤寒论》“一方二法”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
.江苏中医药,2017,49(8):61-62.
被引量:1
3
马俊杰.
历史人文视域下的虞山医派研究[J]
.中医学报,2022,37(9):1854-1860.
被引量:3
4
马俊杰.
虞山医派对仲景之说北学南移的学术贡献[J]
.中医药导报,2022,28(6):174-177.
被引量:2
5
马俊杰,马勇,陈菊萍.
张仲景桂枝汤证治思想对虞山医派治未病研究中心建设的启示[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6):65-68.
被引量:2
6
马俊杰.
张仲景学说在江苏的古今传承探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9):105-108.
被引量:1
7
马俊杰.
虞山医派先贤理论古法今用举隅[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411-414.
8
马俊杰,马勇.
虞山医派当代医家代表性学术思想的现代研究刍议[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5):61-64.
9
黄华,马俊杰,华秋雯,金超,季利江.
柔肝健脾法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4,46(4):444-450.
1
赵夏,张伟琦,蔡永江.
抗六零一合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J]
.中医研究,1999,12(3):8-10.
2
贾传春,马力.
中药合剂制备工艺探讨[J]
.基层中药杂志,1995,9(2):15-16.
被引量:1
3
王明慧.
维大宝合剂制备工艺探讨[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1):61-62.
4
张眉岸,黄秀玉,苏晓敏.
归苓散结合剂制备工艺改进及质量标准的研究[J]
.海峡药学,2015,27(4):72-75.
5
张增巧,吴延辉,邵广州.
三黄合剂生产工艺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3):181-182.
6
褚克丹,郑学钦,范德东.
藿砂合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控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5,5(4):23-25.
被引量:3
黑龙江医药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