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68-69,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参考文献4
-
1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20(12):50-56. 被引量:131
-
2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
-
3金荷仙.寺庙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J].中国园林,1998,14(6):28-30. 被引量:50
-
4刘善修,霍美定.寺院园林花卉探源[J].广东园林,1991,13(2):29-32.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6](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
2[7]陈植.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
3[9]叶涛主编.孔府[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
4[11]倪其心,等.中国古代游记选[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5
-
5西天目山志编纂委员会.西天目山志[M].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
6陈植.园冶全释.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
7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
-
8(明)张岱.西期梦寻.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
9(宋),吴自牧,梦梁录.
-
10倪其心,费振刚等.中国古代游记选.中国旅游出版社.
共引文献162
-
1刘俊含,韩永.图像学视域下寺庙园林意境空间解读——以泉州开元寺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4,31(S01):30-32.
-
2黄双璐,金荷仙.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为例[J].古建园林技术,2021,23(4):63-67.
-
3徐坚,姜鹏.云南宗教园林景观特色营造——晋宁盘龙寺区旅游规划设计侧记[J].工业建筑,2007,37(z1):86-90. 被引量:2
-
4章宬,王小德,王开利.莫干山风景名胜区风景林资源调查[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3):166-170. 被引量:2
-
5邓磷曦,王小德,孙苏南.天台宗美学在国清寺植物造景上的体现[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3):171-175. 被引量:1
-
6陈瑞丹,王广琦,贾振兴,王堃.北京15个寺庙园林树种调查初步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S1):153-155. 被引量:8
-
7潘伟,朴永吉.关于道观园林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1):9-11. 被引量:5
-
8曾祥.云南南涧县偃月公园植物造景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6(4):46-48.
-
9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20(12):50-56. 被引量:131
-
10黄志华,詹福麟.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20-2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31
-
1杨清云,薛春泉,江建发,罗勇.广东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04,20(3):46-49. 被引量:54
-
2付海真,薛春泉,刘应竹.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20(5):92-95. 被引量:17
-
3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20(12):50-56. 被引量:131
-
4王蕾.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初探[J].林业科学,2007,43(1):62-67. 被引量:30
-
5贺赞,彭重华,吴毅.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生态文化特征及现实意义[J].广东园林,2007,29(6):8-11. 被引量:17
-
6颜玉璞,李冠衡,马志明.浅谈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营造[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4):91-92. 被引量:7
-
7刘东明,王发国,陈红锋,易绮斐,曾庆文,邢福武.香港古树名木的调查及保护问题[J].生态环境,2008,17(4):1560-1565. 被引量:34
-
8吕浩荣,刘颂颂,叶永昌,朱剑云,莫罗坚,李年生.东莞市古树名木数量特征及分布格局[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4):65-69. 被引量:25
-
9程俊,何昉,刘燕.岭南村落风水林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09(11):93-96. 被引量:36
-
10吕勤智,冯阿巧,刘美星.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39-43.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4
-
1徐磊.浅析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J].低碳世界,2014(07X):40-41. 被引量:1
-
2王允双,贾玉芳.意境营造——寺庙园林中植物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9,42(10):138-140. 被引量:1
-
3魏丹,郑昌辉,叶广荣,申富文,陈盼.广东省古树资源分布及文化要素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6):181-187. 被引量:24
-
4赵焱.浅谈寺庙环境规划设计理念——以包头市昆都仑召庙园林环境改造设计为例[J].居舍,2017(27):84-84.
二级引证文献26
-
1白永霞,吴建新.内蒙古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4,47(1):27-32.
-
2陈振锋.纪念性景观中的植物景观营造探析——以月港公园(龙海市革命烈士陵园)为例[J].绿色科技,2020(23):60-61. 被引量:3
-
3李栋梁,钟琼芯,蔡昌运,张冬明,洪世军,姜殿强.洋浦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测树因子相关性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22,20(16):5495-5505. 被引量:3
-
4谭志权,陈盼.广东省一级古树资源现状及空间分布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2,47(6):145-148. 被引量:6
-
5魏丹,代色平.广东榕属古树分布及历史文化研究[J].广东园林,2022,44(6):2-5. 被引量:5
-
6魏玉晗,杨佐兵,魏丹.广东省乡村古树资源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J].广东园林,2022,44(6):6-11. 被引量:4
-
7胡文玲,冯黎,范舒欣,董丽.成都古树资源组成分布特征与文化因素研究[J].绿色科技,2022,24(23):34-39. 被引量:2
-
8邹洋,叶晓欣,曾小梨,吴奕敏,吴永彬.广东省一级古树资源特征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3,42(1):1-6.
-
9李涛,魏丹,张耕,陈盼,罗健才.广东省古树群分布特征及生物学特征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2,38(6):166-172. 被引量:5
-
10赵鹏宇,任泽瑶.忻州市古树资源分布及文化价值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2):150-156. 被引量:6
-
1伊红珊.中国寺庙园林建筑布局探析——以河北省涉县娲皇宫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98-12300. 被引量:5
-
2杨开能.现代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特色的探讨[J].城市地理,2016,0(4X):218-218.
-
3佟欣馨.中国寺庙建筑群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山西建筑,2016,42(23):29-31. 被引量:2
-
4李云辉,张正会.畅游娑婆世界 欣赏佛教建筑——旅游中看佛教建筑之美[J].魅力中国,2009(20):173-174.
-
5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20(12):50-56. 被引量:131
-
6邹文芳,张学梅,郭云.成都市寺观园林植物造景特色分析及优化建议[J].技术与市场,2009,16(12):46-47. 被引量:4
-
7童美玲,楼静.有关城市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特色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3,36(10):74-74.
-
8潘莹,赵晓峰,赵小刚.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禅宗园林环境[J].才智,2013,0(36):229-229.
-
9张雷,王贺,孙化生.中国寺庙园林意境创作对现代园林建设的意义[J].科技与经济发展,2008(2):52-53.
-
10李德君,孙巍巍,王丽.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空间之差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X):243-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