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如何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思想,阐述了如何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提出了如何加强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教改措施。
作者
姚华桢
李小敏
机构地区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年第7期50-51,共2页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关键词
电磁场与电磁波
理论教学
应用
分类号
O441.4-4 [理学—电磁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2
1
姜宇,杨晓冬,张昕,姜弢,刘鲁涛.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0).
被引量:2
2
吕秀丽,牟海维,李贤丽.
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教学中之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10-112.
被引量:40
3
安爱民,张爱华,黄玲,马晶,李建海.
可视化数字模拟创新教学在《电磁场与电磁波》中的探索与实践[J]
.电工技术学报,2013,28(S2):204-208.
被引量:10
4
郭业才,韩迎鸽,周巧喜.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材立体化体系建设[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85-88.
被引量:5
5
王昆.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1):313-313.
被引量:5
6
孙卉.
试论启发式教学与创新教育[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25-26.
被引量:8
7
刘学观,郭辉萍,李富华.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体系规划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6):1-2.
被引量:18
8
何继爱.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07(1):106-108.
被引量:15
9
谭立容.
研究性学习在高职“微波技术”教学中的尝试[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18-20.
被引量:6
10
王书文,曹玮,李明.
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Biginelli反应[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00-10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4
1
钟福如,李栓明,张卫东,刘巧.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方法的探索[J]
.科技资讯,2008,6(14).
被引量:4
2
赵春晖,张朝柱,赵旦峰.
微波工程系列课程的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优化[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2):15-18.
被引量:14
3
杨利霞.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法初探[J]
.考试周刊,2009(28):218-219.
4
郜彦华,徐素莉.
谈电磁场教学中空间感的充分引导[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4):84-86.
被引量:2
5
杜勇,庄铭杰,马中华,吴志远.
电磁场与微波课程体系改革与内容优化[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3(4):120-124.
被引量:2
6
靳艳辉.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风,2013(5):225-225.
被引量:1
7
杜勇.
计算电磁学在场与波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甘肃科技,2014,30(2):52-54.
被引量:1
8
周建华,刘伟春,林铁军,李栋华,林峰.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思考[J]
.科技与创新,2015(15):132-133.
被引量:4
9
胡章迪.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J]
.科技风,2015(20):116-116.
被引量:5
10
杜鸣笛.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双语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J]
.科教文汇,2016(16):56-57.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莫坤山,殷广达,盛丽丽,杨智凯.
思想教育融入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研究——以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4):48-50.
被引量:2
2
李良荣,张建峡,李绪诚,杨鲁平,傅兴华,刘桥.
现代电子技术教学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13-116.
被引量:10
3
陈波,杨德强,潘锦.
电磁波传播特性创新实验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90-191.
被引量:6
4
赵双.
用于实践性教学的电磁场与波智能实验系统[J]
.大众科技,2012,14(3):210-212.
5
任仪,郝宏刚,尹波.
基于工程案例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实践[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11):69-70.
被引量:4
6
全绍辉.
构建“微波技术”课网上教学和实验实践学堂[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59-163.
被引量:8
7
全绍辉.
微波技术分类开放式实验的实施[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6):52-53.
被引量:4
8
郑庆庆,吴谨.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
.科技信息,2013(8):4-4.
9
赵春晖,廖艳苹,崔颖.
“微波工程”系列课程建设经验与成效[J]
.中国大学教学,2013(6):40-42.
被引量:13
10
洪韬,赵京城,刁为民.
微波器件与电路实验课程设计[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42-243.
被引量:3
1
孙琦.
《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场、电磁场与电磁波》自测题[J]
.高中数理化(高三版),2008(12):44-46.
2
周雪芳,钱胜,李齐良.
“电磁场与电磁波”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68-69.
被引量:9
3
肖骁琦.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中课堂练习的应用探索[J]
.时代教育,2015,0(23):81-81.
被引量:1
4
赵杰,许丽.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7):10-11.
被引量:5
5
张永刚.
关于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技风,2014(7):209-209.
6
王斌,郝宏刚,阮巍,谭菲.
“电磁场与电磁波” 与“电磁学” 的区别与衔接[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15):4-5.
被引量:4
7
姜宇.
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建立创新理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95-96.
被引量:15
8
蔡立娟,陈宇.
电磁场与电磁波优秀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5):118-119.
被引量:2
9
时翔,邢业新.
“电磁场与电磁波”探究式教学探讨[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28(3):86-88.
被引量:2
10
王平,陈秋作.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20):1-2.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