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3
-
1刘象愚和孟华谈比较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1996(3):107-118. 被引量:4
-
2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4-50. 被引量:7
-
3乐黛云.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当前意义[J].社会科学,2004(8):99-106. 被引量:19
-
4曹顺庆.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2003(1):70-84. 被引量:50
-
5刘象愚.比较文学的不变与变[J].中国比较文学,2006(2):21-24. 被引量:15
-
6苏晖.比较文学研究:道路与方法——谭国根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06,28(4):10-19. 被引量:5
-
7赵长征.跨越性与比较文学学科定义的界定[J].求索,2007(4):183-185. 被引量:3
-
8陈〓,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9于永昌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10谢天振.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0(1):1-16. 被引量:16
-
1杨锐,张毅.穆旦在现代性进程中的突围[J].中华少年,2015,0(18):217-217.
-
2朱斌,刘梦晨.民族文学研究的目标与文化身份认同[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0-114. 被引量:1
-
3董锋.美的本质与美的原因[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9(6):13-15. 被引量:1
-
4高固华.地方文学研究初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3):164-165.
-
5蒋登科.论唐湜的“合流诗”主张及其艺术效应[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29(6):71-73.
-
6曾琼,刘曙雄.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简析[J].南亚研究,2006(1):89-93.
-
7张兰芳.“校园文学大课堂”实践研究的目标辨析与行为透视[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8):14-15.
-
8段从学.比较文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立场来看[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1):137-143.
-
9陈骏涛.中国女性主义:成长之旅[J].职大学报,2006(1):36-40. 被引量:8
-
10吴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刍议[J].当代文坛,2012(4):19-2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