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普洱市思茅区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报道了云南普洱市思茅区野牡丹科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经初步调查普洱市思茅区常见的野牡丹科野生植物有17种,隶属7个属。选择其中花叶优美、观赏价值大的10种作重点介绍,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作者
李秀
胡桂忠
机构地区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普洱民族中学
出处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4-6,共3页
Journal of Simao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普洱市思茅区
野牡丹科
野生
观赏植物
分类号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1
朱纯,陈妙贤,彭狄周,代色平,叶振华.
10种野牡丹科植物引种栽培及应用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64-67.
被引量:40
2
范建红,冯志坚,向春玲.
广东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4):19-21.
被引量:47
3
马国华,林有润,简曙光,胡玉姬,刘念.
华南野牡丹科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繁殖[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6):72-73.
被引量:4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冯志坚,吴志敏,李镇魁.
广东野牡丹科新种和分布新记录[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5(4):75-76.
被引量:6
2
-.中国植物志[M].科学出版社,1984.135-293.
3
陈介.中国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研究[J].华南农学院学报,1983,4(1):31-36.
4
陈介.中国野牡丹科金棉香属的研究[J].华南农学院学报,1982,2(4):181-188.
5
马国华,林有润,简曙光,刘念.
野牡丹和地稔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36(3):233-234.
被引量:37
6
马国华,林有润,简曙光,胡玉姬,刘念.
华南野牡丹科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繁殖[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6):72-73.
被引量:48
7
范建红,冯志坚,向春玲.
广东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4):19-21.
被引量:47
8
林秀香,苏金强,黄阿凤.
福建野牡丹科植物资源初步调查及评价[J]
.福建热作科技,2003,28(4):17-19.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92
1
代色平,朱纯,叶振华,何仲坚,贺漫媚,陈妙贤.
建立广东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圃必要性及建议[J]
.广东园林,2006,28(z1):4-6.
被引量:5
2
代色平,刘连海,刘慧,黄忠良.
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21-126.
被引量:17
3
马国华,张静峰,刘念,林有润,胡玉姬.
从多花野牡丹和野牡丹花柄直接诱导出芽[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6):719-719.
被引量:22
4
刘惠,赵平,蔡锡安,曾小平,孙谷畴.
坡地和沼泽地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叶片的解剖特征与气孔气体交换特性[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13(2):109-116.
被引量:13
5
何桂芳,夏宜平.
优良野生观花地被植物——地稔[J]
.北方园艺,2005(3):39-39.
被引量:17
6
廖飞雄,王碧青.
广东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策略[J]
.广东农业科学,2006,33(2):5-8.
被引量:1
7
郭嘉良,彭逸生,庄雪影,黄久香,李琳.
广东省珠海市乡土观赏树木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现状[J]
.广东林业科技,2006,22(2):37-41.
被引量:9
8
朱纯,陈妙贤,彭狄周,代色平,叶振华.
10种野牡丹科植物引种栽培及应用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64-67.
被引量:40
9
代色平,朱纯,叶振华,何仲坚,贺漫媚,陈妙贤.
浅谈广东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圃建立的必要性[J]
.园林科技,2006(3):41-43.
被引量:1
10
温庆杰,何卓彦,邬卓君,莫凌.
广州迎春花市花卉种类调查及现状研究[J]
.广东园林,2007,29(2):51-5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4
1
陈冠,崔承彬,蔡兵,姚志伟.
野牡丹科十属植物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5):863-872.
被引量:12
2
赵彦杰.
珍稀观赏植物虎颜花的特性与栽培管理[J]
.林业实用技术,2006(4):43-44.
被引量:4
3
朱纯,陈妙贤,彭狄周,代色平,叶振华.
10种野牡丹科植物引种栽培及应用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64-67.
被引量:40
4
贺漫媚,朱纯,陈妙贤,叶振华,陈慧.
温度对多花野牡丹花芽分化的影响[J]
.广西热带农业,2006(6):44-45.
被引量:11
5
尹俊梅,王祝年,杨光穗,黄少华.
海南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6):63-66.
被引量:22
6
何亚力.
宝莲灯的家庭栽培[J]
.花木盆景(上半月),2007(2):14-14.
被引量:1
7
陈妙贤,朱纯,黄雪梅,代色平,叶振华.
多花野牡丹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的研究[J]
.广东园林,2007,29(1):54-57.
被引量:13
8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枝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53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9
广西植物研究所编著.广西植物志(第二卷)[M].南宁:广西科学出版社,2005.
10
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志(第2卷)[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2
1
赵健,仇硕,李秀娟,张翠萍.
广西野牡丹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开发前景[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80-82.
被引量:19
2
仇硕,赵健,张翠萍,李秀娟.
中国野牡丹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471-947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代色平,刘连海,刘慧,黄忠良.
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21-126.
被引量:17
2
张晓玮,唐艳梅.
彩叶植物在居住区的应用初探[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22-23.
被引量:11
3
林霞,刘洪见,赵雪,张旭乐,黄建,张庆良,李根有.
不同针阔叶林分结构对方枝野海棠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2009,29(3):30-34.
被引量:1
4
龚双军,万卉敏,杨秋生.
牡丹栽培品种数量分类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66-69.
被引量:8
5
曹瑜,彭重华.
湖南省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初步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1):30-33.
被引量:6
6
徐晓新,苏金强,黄阿凤,陈振东,林秀香.
几种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J]
.福建热作科技,2010,35(1):6-7.
被引量:12
7
霍瑾茹.
基因工程技术在牡丹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4):28-29.
被引量:1
8
李彦,喻苏琴,裘利洪,刘仁林,季春峰,揭正平.
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评价[J]
.江西林业科技,2010,38(4):40-47.
被引量:7
9
黄永康,杜金子,钟霞军,李雁群.
广西石韦种质资源调查研究与开发利用概况[J]
.大众科技,2010,12(10):185-186.
被引量:2
10
林秋金,林秀香,苏金强,余智城,陈振东.
16种野牡丹科植物观赏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5):33-37.
被引量:42
1
李秀.
云南普洱市思茅区有毒植物资源研究[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3):4-9.
被引量:1
2
李秀,胡桂忠.
云南普洱“端午药膳”植物研究[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6):5-8.
被引量:1
3
张凤英,王喜,丁丽芬.
榕属植物在普洱市思茅区园林中的应用调查[J]
.农业与技术,2015,35(10):180-181.
被引量:1
4
李秀,胡桂忠.
云南普洱市蝶形花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3):1-4.
被引量:4
5
李秀,胡桂忠.
云南普洱市菝葜属植物资源调查[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4):58-60.
被引量:2
6
李秀,胡桂忠.
云南普洱市药用水生植物资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5):75-78.
被引量:4
7
戴益源,杨卫,何蓉,周凤林,毛云玲.
云南的灯台树资源状况、种子发芽性能和叶的生物碱含量测定[J]
.西部林业科学,2008,37(1):73-76.
8
李智宏,徐崇华,王宁.
云南普洱发现家麻雀[J]
.动物学杂志,2015,50(5):789-789.
被引量:1
9
李秀.
云南普洱市森林野菜植物资源研究[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6):1-3.
被引量:2
10
李帅锋,刘万德,苏建荣,张志钧,刘庆云.
普洱市周边地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J]
.生态学杂志,2012,31(3):569-576.
被引量:6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