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体育学科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指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非仅指没有疾病和病症。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是不全面的。
作者
张树坤
刘涧
机构地区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出处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70-71,共2页
Journal of Simao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健康
心理健康
教学观念
分类号
G447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艳荣.
中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J]
.体育学刊,2003,10(6):97-99.
被引量:27
2
曾玉杰.
发挥体育学科优势促进心理健康教育[J]
.体育学刊,2003,10(5):99-101.
被引量:19
3
王元华.
学校体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J]
.体育学刊,2003,10(1):77-80.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孙德瑞,阎智力,曹平.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因及对策[J]
.体育学刊,2001,8(4):42-44.
被引量:15
2
何慧丽.
教与学:合作式互动关系[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4):69-73.
被引量:11
3
任保国.
对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与沟通模式的研究[J]
.体育学刊,1996,3(3):98-99.
被引量:18
4
邱远.
试论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J]
.体育科研,2001,22(2):47-49.
被引量:25
5
郭荣,王晓梅.
大学体育对发展学生个性作用的研究[J]
.体育学刊,2001,8(1):75-76.
被引量:12
6
诸杰,闫振龙,顾利民,陈善平,李淑娥.
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108-110.
被引量:45
7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
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体育与健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9
编写组.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
亚当肯顿[美] 张凯译.行为互动--小范围相遇中的行为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65
1
陈星硕,邓雪峰.
速度滑冰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5):102-104.
被引量:1
2
黄梅荣.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现象[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5):47-47.
被引量:3
3
张嘉伟.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J]
.内江科技,2013,34(2).
被引量:4
4
林燕荣.
素质教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5):133-134.
被引量:2
5
李瑜.
我国师生关系10年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04,11(6):90-93.
被引量:14
6
王惠霖.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致高校体育教师素质重构[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82-86.
被引量:10
7
李春汇.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J]
.体育学刊,2005,12(1):111-113.
被引量:15
8
刘凯.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177-178.
9
王和平.
大学生体育需要动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J]
.体育学刊,2005,12(3):83-85.
被引量:4
10
田浏阳,樊爱民.
论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5):87-8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叶云明,叶芜为.
论青少年学生体育休闲的实施方略[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75-76.
被引量:3
2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行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试点工作的通知[z].体群字[2000]022号.
3
王昆仑.
对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研究与思考[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3):46-50.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彭菲,蔡琳,李宁.
四川省城市青少年运动休闲SWOT战略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9,28(4):94-96.
1
黄苏兵.
确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新体育教学砚[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6):123-123.
2
刘建宏.
怎样才能让体育课变得充满乐趣——试谈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上的拓展[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1):86-86.
3
李红莲.
谈体育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体会[J]
.俪人(教师),2015,0(12):230-230.
4
赵晓东.
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的认识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11(92):135-137.
被引量:1
5
王松林.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学苑教育,2012(21):27-27.
被引量:1
6
梁金孟.
试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科教导刊,2012(5):58-58.
7
李红莲.
谈体育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体会[J]
.俪人(教师),2015,0(9):205-205.
8
周正如.
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1(12):47-47.
被引量:1
9
李强.
试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观[J]
.考试周刊,2010(12):143-144.
10
黄栋.
新课程下的初中“大体育”教学观之我见[J]
.教师,2013(16):111-111.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