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脾肾互赞的理论渊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五脏自强,脾胃衰败,五脏则伤。肾为先天之本,为发育生殖之源,藏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华。精化为气,称之为肾气,又名元气,肾气上行不仅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而且又成为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不断激发五脏的功能活动,使五脏之气生机不息,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作者
孙海霞
机构地区
黄河科技学院
出处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15,共2页
Journal of Sh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脾肾互赞
理论渊源
影响
分类号
R233.1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179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11
参考文献
7
1
包来发.李中梓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8,90,93.
2
[2]南京中医学院校释.难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3
邓铁涛.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2):4-4.
4
廉南,曹均告,曾晓蓉,严清明,白光兴.
补肾补脾治法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
.甘肃中医,1993,6(6):5-6.
被引量:3
5
孙爱华,李津婴,张锦方,郑尊,奚建华.
肾与脾关系物质基础的实验观察——肾虚、脾虚形成与转化机理探讨[J]
.中医杂志,1998,39(1):47-49.
被引量:12
6
高守泉,王勇庆,彭淑珍,李勇敏,彭志辉.
脾肾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2):26-27.
被引量:9
7
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李志强,陈津岩,林沁臻.
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16(4):217-219.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汝俊,傅定中,邵庭荫,王建华.
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大鼠胃粘膜易损伤性的复健作用研究[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5,12(3):31-32.
被引量:23
2
龙振洲.医学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3-104.
3
张伟荣 杨蓁.中医实验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144.
4
Balkwill F R, Burke F. The cytokine network. Immunol Today 1989 ;(9) :299.
5
程伟 李春德.免疫生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13,185-195.
6
孙爱华,中医杂志,1991年,31卷,3期,172页
7
孙爱华,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90年,99卷,988页
8
李津婴,营养学报,1988年,10卷,4期,319页
9
孙爱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8年,23卷,2期,90页
10
孙爱华,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87年,1卷,4期,205页
共引文献
83
1
曹克俭.
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及活髓片、活髓膏对溶血性贫血大鼠造血及GM-CSF、EPO、IL-2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S1):91-93.
被引量:3
2
李盈,张家毓,周小军.
五行学说与五脏相关说考议[J]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07-1908.
被引量:4
3
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李志强,陈津岩,林沁臻.
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779-6781.
被引量:3
4
李广曦.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其相关指标回顾[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4):46-54.
被引量:34
5
马小兰,蔡松涛.
从四元素说到五行学说试探中西医理论模式的不同[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13-16.
被引量:5
6
陈凯佳,邓铁涛.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4):595-596.
被引量:14
7
郑洪.
红色中医[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4):30-32.
8
陈凯佳.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探讨[J]
.中医研究,2006,19(4):46-48.
被引量:8
9
邓丰承,杨钦河.
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64-1065.
被引量:11
10
骆丽娟,黄文宜.
脾肾相关的证型实验研究概况[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6):57-5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9
1
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阮连国,卢幼然,李旭成,赵昕,张忠德,刘清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J]
.中医杂志,2020,61(4):281-285.
被引量:762
2
杨佳一,赵俊,田会玲,任菁钰,汪子栋,刘浩,李志刚.
“脾肾互赞”理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607-2614.
被引量:21
3
张新宁,陈路,王粟实,韦一佛,冉维正,田文杨,王垚,王雨晴,张昕洋,陈志刚.
陈志刚治疗多系统萎缩临床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2):2516-2518.
被引量:7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王慕逖.
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2008(6):428-430.
被引量:493
5
金珉廷,郑洪新.
中医肾藏精生髓主骨理论与骨质疏松症[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35-36.
被引量:50
6
岳小强.
对“癌毒”定义的再认识[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9):829-831.
被引量:16
7
汤军,孙洁,陈蓉蓉,宋嘉.
儿童性早熟的非疾病因素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2):955-957.
被引量:15
8
刘慧丽,柳静.
从肝肾论治女童性早熟[J]
.北京中医,2006,25(2):90-91.
被引量:4
9
韩娜,于世英.
NCCN癌症相关性乏力临床指引(2006.1版)[J]
.循证医学,2006,6(3):175-188.
被引量:68
10
孙青,李海浪,郑意楠,邹爱峰.
滋阴泻火方对性早熟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39-4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6
1
支英杰,谢雁鸣,徐桂琴.
传统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144-146.
被引量:14
2
段娟,刘莱莱.
从脾肾互赞、膏脂互化理论探讨青春期性发育[J]
.新中医,2011,43(9):7-8.
被引量:8
3
叶进,黄俊雷,孔飞,李红英.
抗早颗粒剂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514-516.
被引量:5
4
黄俊雷,叶进,孔飞,李红英.
抗早颗粒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5,21(24):49-51.
被引量:9
5
李志明.
健脾益肾法对行FOLFOX6化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证候积分及生存状态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6):4492-4495.
被引量:11
6
张赛萍,叶进.
叶进治疗儿童矮身材的经验采撷[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10):825-827.
被引量:9
7
任娟,叶进.
叶进基于脾肾互赞理论辨治性早熟经验[J]
.山东中医杂志,2019,38(10):970-973.
被引量:14
8
孙铜林,刘华,王理槐,李杨.
从“脾肾互赞”谈晚期肿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J]
.肿瘤药学,2021,11(3):354-356.
被引量:2
9
潘萍,丁瑞丛,王金秋,赵英霖.
王松龄基于“脾肾互赞”论治多系统萎缩[J]
.时珍国医国药,2021,32(5):1234-1235.
被引量:9
10
王学玲,木金雪,王轻轻,靳千城,缪青芳,耿少怡.
苍苓化痰抑早方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临床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2):305-311.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
支英杰,白文静,谢雁鸣.
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的症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9):1726-1729.
被引量:4
2
周亚娜,向楠.
从“痰”论治骨质疏松症[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2):36-38.
被引量:17
3
袁婧茹,赵志玥,刘波玲.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中医研究,2014,27(4):53-57.
被引量:1
4
晁洁,卢苏.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210-212.
被引量:6
5
罗玉生.
温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影响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6):81-82.
被引量:15
6
段娟,刘莱莱.
滋阴泻火方对性早熟大鼠下丘脑GnRH mRNA和Leptin mRNA表达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5,33(7):38-41.
被引量:9
7
黄俊雷,叶进,孔飞,李红英.
抗早颗粒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5,21(24):49-51.
被引量:9
8
刘晓芳,叶进.
抗早颗粒对性早熟女童初潮年龄和成年终身高的影响[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2):17-20.
被引量:6
9
张庆梅,尚清,马彩云,林海凤,张玉.
滋肾疏肝泻火方对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第二性征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524-527.
被引量:20
10
王蕾,谢智惠,肖寒,吕庆.
归芍六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1):70-73.
被引量:16
1
吴颢昕.
王自强教授辨治拾萃[J]
.江苏中医,1992,13(2):1-2.
2
谢秀超,刘晓玲,彭卫东.
从“体阴而用阳”释天癸[J]
.江苏中医药,2015,47(8):11-12.
被引量:7
3
艾尔肯.吐尔地,买提沙比尔.买斯迪克,阿布都海拜尔.艾比布拉.
化学元素与白癜风的发病和治疗[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4):78-78.
被引量:1
4
其珍.
人体缺铁易患哪些疾病[J]
.药物与人,2001,14(5):14-14.
5
张云晶,张景明.
“肾气平均”内涵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浅述[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6,33(2):46-47.
被引量:1
6
童吉平,杨德才.
浅谈痹证的治疗[J]
.湖北中医杂志,2001,23(5):39-40.
被引量:2
7
钱异芬.
心安则脏安[J]
.特别健康,2013(6):20-20.
8
仲强惟.
针灸调气与气的运动[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1):39-39.
被引量:4
9
哈孝贤.
漫谈中医的辨证(七)——气血津液辨证(之一)[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0(8):38-39.
10
师启良.
浅谈中医“治未病”[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6):188-189.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