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唐代苏、张变革文风之功绩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苏颋、张说既是初盛唐之际的治世能臣,亦是一代文学名士。当世号为“燕许大手笔”,又并称“苏张”。在初盛唐文学转捩的过程中,二人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既体现在他们个人的创作实践中,同时又体现在他们的文学主张及其对后进文士的提携与拔识之中。就当世而言,苏张所以齐名于天下,诗歌创作并非最为紧要的因素。
作者
林大志
机构地区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东方丛刊》
2007年第2期52-66,共15页
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Studies of the Orient
关键词
唐代
功绩
文风
变革
盛唐文学
创作实践
文学主张
诗歌创作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王太阁.
论张说散文创作的“新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4):120-12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梁)萧子顯,.南齐书[M]中华书局,1972.
2
(后晋)刘(日句)等,.旧唐书[M]中华书局.
共引文献
2
1
胡燕.
论张说碑志的新变[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9-83.
被引量:1
2
李贵银.
以复古求新变:张说碑志文新探[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0(2):10-17.
1
冯芬.
李白“道论”诗歌中的生态诗格与人格[J]
.文艺评论,2012(2):18-20.
被引量:1
2
杨文庆.
浅论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和美学追求的异同[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4):84-85.
被引量:1
3
郭健.
从唐诗看盛唐文学的张扬[J]
.作家,2008,0(12):137-137.
4
孙欣欣,韩晨旭.
论殷璠“兴象”说产生的背景[J]
.艺术广角,2006(1):56-57.
被引量:1
5
郝跃南,刘朝谦.
在林中的隐逸英雄——陈子昂人格精神补论[J]
.中华文化论坛,2000(2):69-73.
被引量:3
6
吴承学,李光摩.
“五四” 与晚明──20世纪关于“五四”新文学与晚明文学关系的研究[J]
.文学遗产,2002(3):102-111.
被引量:13
7
朱开校.
浅析盛唐文学繁荣的历史因素[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08,0(11):44-45.
8
尹红霞.
浅谈“四杰”诗歌的盛唐讯息[J]
.青年文学,2010(14):118-119.
9
刘顺.
盛唐文学的精神价值:以李白、杜甫诗歌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09(3):96-103.
10
胡旭.
方外十友与盛唐文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3(1):123-131.
被引量:6
东方丛刊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