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茶树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创造新品种的宝贵材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系统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与显著进展。本文对我国茶树抗性资源筛选研究进展及2000年以来茶树在抗寒、抗旱、抗病虫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
李秀峰
涂良剑
林小端
机构地区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410013)
关键词
抗性育种
资源筛选
茶树
种质资源
抗病虫育种
新品种
系统化
抗寒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47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8
参考文献
23
1
曾莉,廖文波.
茶树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J]
.生态科学,1997,16(2):60-64.
被引量:6
2
曾莉,王平盛,许玫.
茶树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研究[J]
.茶叶科学,2001,21(2):90-93.
被引量:48
3
扈克明,张艳梅,王佳芳,谢太华.
不同茶树品种间小绿叶蝉类群数量动态与抗虫性比较[J]
.茶叶科学,2003,23(1):57-60.
被引量:34
4
王美玲,叶华智.
茶树品种对茶饼病的抗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1,14(1):82-86.
被引量:24
5
鲁成银.
不同茶树品种品系对桑白蚧的抗性差异[J]
.中国茶叶,2002,24(2):24-24.
被引量:3
6
罗军武,唐和平,黄意欢,龚志华,肖文军.
茶树不同抗寒性品种间保护酶类活性的差异[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2):94-96.
被引量:61
7
杨广容,倪金卫.
秋冬季茶树抗寒性对光合呼吸作用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02,25(4):14-15.
被引量:11
8
何孝延.
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抗寒性鉴定与评价[J]
.中国种业,2004(5):29-31.
被引量:5
9
孙仲序,刘静,邱治霖,赵淑萍,张铃.
山东省茶树抗寒变异特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03,23(1):61-65.
被引量:24
10
孙锐,鲁南.
山东引种茶树抗寒性研究[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82-8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48
1
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J]
.生物物理学报,1993,9(3):453-457.
被引量:72
2
江楚平,杜仲福,曾庆明.
茶饼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2):255-260.
被引量:21
3
洪北边,楼云芬,吕文明.
茶树资源抗云纹叶枯病离体鉴定初报[J]
.中国茶叶,1993,15(6):14-15.
被引量:4
4
张觉晚,王沅江,黄亚辉.
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I.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的筛选、鉴定[J]
.茶叶通讯,1994(1):2-5.
被引量:21
5
张贻礼,张觉晚,杨阳,黄亚辉,王沅江.
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Ⅱ.不同品种茶树特征特性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的相关分析[J]
.茶叶通讯,1994(2):4-6.
被引量:39
6
曹潘荣,骆世明.
茶园的他感作用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5(2):129-133.
被引量:31
7
林定波,刘祖祺.
冷驯化和ABA对柑桔膜稳定性的影响及膜特异蛋白质的诱导[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7(1):1-5.
被引量:20
8
王庆森.
福建茶饼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报[J]
.福建茶叶,1994,17(1):20-24.
被引量:8
9
王荣富,魏克芳.
茶树越冬期间光合作用的变化与调节[J]
.茶业通报,1995,17(2):4-5.
被引量:1
10
李柏林,梅慧生.
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89,15(1):6-12.
被引量:345
共引文献
347
1
杨丹,黄大野,曹春霞,蒲东明.
茶树茶饼病防治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9,0(S02):67-70.
被引量:5
2
董旋,严云刚,魏宗游,彭磊,曹瑞,赵懿琛.
茶树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及响应坏损外担菌表达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3,42(2):133-142.
3
陈瑶,刘惠芳,马驰宇,姚雍静,周玉锋,杨文.
茶褐芽病发生规律及其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研究[J]
.贵茶,2022(1):43-51.
4
张孟婷,李学慧,陈虹雨,陶昭君,祖仲骐,吴绘,姜浩.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树炭疽菌的抗性快筛初探[J]
.茶业通报,2022,44(2):76-80.
被引量:1
5
胥伟,齐桂年,陈应娟,齐兰兰.
茶叶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展望[J]
.福建茶叶,2009,32(2):6-9.
被引量:3
6
王烨军,廖万有,朱振超.
茶树抗性生理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9-83.
被引量:8
7
潘晓莲,郑松,贺海雄,罗全丽,杨珊,申智慧,张季.
“都匀毛尖”茶园主要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2016,29(2):76-78.
8
房用,李秀芬,慕宗昭,乔勇进,于连家,孙蕾,连建国.
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4,22(2):69-72.
被引量:52
9
杨亚军,郑雷英,王新超.
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04,24(3):177-182.
被引量:75
10
房用,孟振农,李秀芬,乔勇进,梅丽,梁玉.
山东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分析[J]
.茶叶科学,2004,24(3):190-196.
被引量:39
同被引文献
71
1
李惠霞,谢丙炎,冯兰香.
植物化学诱抗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园艺学报,2000,27(z1):539-545.
被引量:24
2
张向荣.
植物抗寒性机理研究综述[J]
.现代园艺,2009,32(12):2-4.
被引量:13
3
永田忠博,酒井慎介,陈荣冰.
用核磁共振法分析茶树叶片中水分的状态[J]
.茶叶科学技术,1992(1):42-44.
被引量:2
4
房用,李秀芬,慕宗昭,乔勇进,于连家,孙蕾,连建国.
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4,22(2):69-72.
被引量:52
5
杨亚军,郑雷英,王新超.
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04,24(3):177-182.
被引量:75
6
房用,孟振农,李秀芬,乔勇进,梅丽,梁玉.
山东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分析[J]
.茶叶科学,2004,24(3):190-196.
被引量:39
7
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J]
.生物物理学报,1993,9(3):453-457.
被引量:72
8
许宁.
模糊综合评判在茶树种质资源抗寒性鉴定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茶叶,1993,16(3):16-19.
被引量:12
9
张觉晚,王沅江,黄亚辉.
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I.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的筛选、鉴定[J]
.茶叶通讯,1994(1):2-5.
被引量:21
10
郭见早,袁洪刚.
茶树抗寒单株筛选研究[J]
.茶叶,1995,21(1):34-3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6
1
王玉,洪永聪,丁兆堂,张新富,王漪,范凯.
利用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指数预测茶树种质材料的抗寒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9):126-130.
被引量:22
2
洪永聪,王玉,丁兆堂,张新富.
越冬期茶树叶片生理指数分析及抗寒种质材料的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215-218.
被引量:13
3
王玉,王会,丁兆堂.
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28-32.
被引量:4
4
邱丽玲,孙威江,陈志丹.
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2,34(2):2-5.
被引量:8
5
李荣林,杨亦扬,胡雲飞,宋甫林,苏杭,孔云龙,袁浩.
茶树的抗虫性和抗性育种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5):1-4.
被引量:10
6
王怀玉,罗英.
水分胁迫对茶树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2(2):61-63.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王烨军,廖万有,朱振超.
茶树抗性生理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9-83.
被引量:8
2
萧力争,符保军.
茶树水分生理与抗旱性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04,31(4):4-7.
被引量:9
3
李秀峰,涂良剑,林小端.
我国茶树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07(2):1-3.
被引量:6
4
丁波,王德炉,杨成.
茶树水分胁迫与干旱研究现状[J]
.贵州茶叶,2007,35(3):9-14.
被引量:4
5
朱莲,刘应高,李贤伟.
老鹰茶白粉病罹病植株的生理生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7,22(B10):266-270.
被引量:7
6
柯玉琴,庄重光,何华勤,王丽,韩国强,陈铭,叶俊华.
不同灌溉处理对铁观音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0):2132-2136.
被引量:23
7
路兴慧,潘存德.
新疆7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8,31(5):1-6.
被引量:13
8
林郑和,张方舟.
茶树逆境生理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08(4):1-5.
被引量:7
9
王世伟,潘存德,何传林.
阿克苏市5个枣引种品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2009,46(3):459-465.
被引量:7
10
韦朝领,李叶云,江昌俊.
茶树逆境生理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3):335-339.
被引量:11
1
王庆美.
美国马铃薯品质和抗病虫育种近况[J]
.世界农业,1992(11):19-20.
2
李雪源.
新疆棉花抗病虫育种[J]
.中国棉花,1999,26(6):2-4.
被引量:1
3
汤圣祥,闵绍楷.
水稻品种改良技术讲座(8)──抗病虫育种[J]
.中国稻米,1998,4(2):32-33.
4
孙世利,骆耀平.
壳聚糖对茶树抗性酶调节作用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5(1):84-88.
被引量:5
5
袁庆华,张文淑.
苜蓿种质材料对蓟马抗性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06,32(1):85-87.
被引量:9
6
闫忠业,娄汉平,田颖辉.
苹果抗病虫育种研究概况[J]
.中国果树,2005(6):48-49.
被引量:3
7
胡燕.
转基因技术在茶树抗病虫育种中的应用前景[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92-19692.
被引量:4
8
陆登义,祁旭升,刘忠祥,杨晓明,张立勤.
国内玉米抗病虫育种研究进展[J]
.甘肃农业科技,1997(12):10-11.
被引量:4
9
蓝家样,邱新平,詹先进,张兴中.
棉花抗病虫育种研究综述[J]
.湖北农业科学,2000,39(4):20-22.
被引量:9
10
张国民,孙野青,李明贤,赵海成.
航天诱变水稻对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J]
.植物保护,2003,29(2):36-39.
被引量:15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