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1997年第2期9-11,共3页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27
-
1常丹东,张洪江,王礼先.宁夏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9-12. 被引量:6
-
2朱金兆,胡建忠.黄河中游地区侵蚀产沙规律及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效益研究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41-48. 被引量:16
-
3刘昌明.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若干问题的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4,15(5):608-614. 被引量:63
-
4韩冰,汪有科,吴发启.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5,9(3):84-89. 被引量:12
-
5李壁成,焦锋,马小云.固原上黄试区土壤侵蚀环境与综合治理效益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1996,3(1):122-128. 被引量:9
-
6薛汉文.枣子沟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2):101-105. 被引量:1
-
7于一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沙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及改进途径探讨[J].人民黄河,1996,18(1):26-30. 被引量:5
-
8[1]钱正英,张光斗.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第1卷.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
9[12]刘昌明,王礼先,夏军.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生态环境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10[21]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原型观测及规律研究.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4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黄立峰,黄俊,罗祥,李斌,常丹东.宁夏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63-65.
-
2李静锐,饶良懿,余新晓.黄土高原水保耕作措施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3):12-14. 被引量:2
-
3王琦,杨勤科.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2):32-36. 被引量:47
-
4邱临静,郑粉莉,尹润生,俞方圆.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延河流域径流影响的定量评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5):357-362. 被引量:15
-
5华荣祥,张富,田青,王有科,赵锦梅,马维伟.甘肃省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2):211-214. 被引量:6
-
6张新海,蒋桂芹,彭少明.鄂尔多斯市径流变化及原因分析[J].人民黄河,2014,36(9):51-53.
-
7颜明,李夫星,贺莉,吕美朝,陈东.夏季风等环流因子对黄河中游径流量周期变化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6,36(6):917-925. 被引量:5
-
8张佰林,邵臻,戚继阳.定西市水保林综合效益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16,41(1):29-35. 被引量:1
-
9贺亮亮,张淑兰,于澎涛,李振华,王彦辉.泾河流域的降水径流影响及其空间尺度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3):415-421. 被引量:8
-
10张桐,王艳兵.不同降水强度下乔木和灌木的产流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22(4):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