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74,共4页
Education Review
参考文献4
-
1支庭荣著.《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216页、175页.
-
2陈旭蕃.《拒绝过瘦,我要健康美》,《明日快一周》2006年10月12日.
-
3方建移,胡芸,程昉.《社会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
4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同被引文献11
-
1肖峰.论人的信息化在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4):98-104. 被引量:21
-
2徐小丽.论少儿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创新[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9):39-41. 被引量:4
-
3林兆兰.对中小学图书馆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6):106-107. 被引量:2
-
4冯永刚.论挫折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功效[J].教育科学研究,2007(3):52-55. 被引量:8
-
5吴锡改,张慧.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建塑[J].教育科学研究,2007(6):43-46. 被引量:7
-
6胡金木.人的在场:惩罚教育存在的前提[J].江苏教育研究,2007(2):26-28. 被引量:2
-
7赵瑞华.媒介化生存与人的异化[J].新闻记者,2010(2):29-32. 被引量:38
-
8张平.媒介化生存的危机[J].青年记者,2011(11):50-51. 被引量:5
-
9杨晓强.论媒介化生存时代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8):170-171. 被引量:1
-
10张为华,邱先爱.提高少年儿童素质与兴办少儿图书馆(室)[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3):78-79. 被引量:7
-
1杨晓军.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媒介化“补偿”机制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7):36-40. 被引量:4
-
2闫欢,刘铭宏.论媒介化生存情境下中小学生积极人格的形塑[J].中国德育,2016,11(24):24-28. 被引量:1
-
3张大淮.从阅读中培育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8):92-92.
-
4梁建国.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训练[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9(12):68-69.
-
5任沛霞.英语教学源于“爱”[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5):74-75.
-
6王惠敏.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6,0(2):29-32.
-
7卢俊吉.论电视新闻真实性的社会读解[J].文教资料,2005(35):163-164. 被引量:1
-
8沈丽新.读《童年哲学》随想[J].江苏教育,2016(46):70-71.
-
9董振芳.不一样的教材——“三生教育”系列课本[J].中国西部,2012(6):34-37.
-
10德里克,刘宇婷(编译) 司志政(摘).孩子降生时的故事[J].当代电大(追梦),2006(12):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