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假的汉子亦世俗——余秋雨记忆文学《借我一生》质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名人余秋雨新作《借我一生》自称为记忆文学。反对虚假倡导真实是作者欲以此书献给其父辈和同代的初衷和向世人的承诺。然而从实际叙写来看,却出现了不少舛误。诸如:幼年就开始义务为乡民服务的奇举;自己不屑仕途却接连受命的悖论;冒用伟人经典话语;不能正视前妻与女儿的存在瑕疵。这其实是难以脱俗之文人劣根性的无意彰显。
作者
王志尧
机构地区
南阳师范学院期刊部
出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2-104,113,共4页
Journal of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关键词
余秋雨
《借我一生》
反对虚假
世俗
劣根性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王志尧.
口中狠反假 笔端常失真——余秋雨记忆文学《借我一生》质疑[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5):105-109.
被引量:1
2
张耐冬.
《借我一生》:记忆文学的概念装修[J]
.全国新书目,2004,0(10):39-39.
被引量:1
3
吴拯修.
《我等不到了》:虚假的“记忆文学”[J]
.博览群书,2010(8):50-54.
4
孙曙.
《借我一生》:新时期思想文化的意外死亡[J]
.博览群书,2004(11):72-78.
5
董鸿毅.
“一身俸两朝”?[J]
.咬文嚼字,2015,0(10):18-19.
6
涵光.
从《借我一生》看余秋雨[J]
.科学与文化,2005(5):39-39.
7
《借我一生》[J]
.科学之友,2005(8):91-91.
8
许宁.
记忆文学的存在价值与文体特征——以《借我一生》为例[J]
.作家,2009(12):25-25.
9
余秋雨《我等不到了》出版[J]
.文学教育,2010(9):158-158.
10
罗忠贤.
清水芙蓉 大师风范——析余秋雨先生的一篇答谢词[J]
.秘书之友,2006(9):11-12.
<
1
2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纪越峰
张宁
吴平东
黄杰
陈鸣
王兴伟
马树元
陈之龙
诸鸿文
相关机构
武汉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因特网
电子商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