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及其意义生成 被引量: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萧红的《呼兰河传》,1937年冬天在武汉动笔,1940年冬天在香港完成。《呼兰河传》对呼兰河城的散落追忆,植根于萧红在寂寞中道出的言说。这种言说,塑造了属于萧红个人的“渐方言”。我的问题是《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是如何生成了那种透骨的孤独的,并由此确定《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在何种意义上挪移了五四以来文学汉语的想象边界,为文学汉语的现代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式。
作者 文贵良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104,共6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7页.
  • 2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页.
  • 3胡风.《(生死场)后记》,《胡风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 4萧红.《生死场》,《萧红文集中短篇小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
  • 5萧红.《弃儿》,《萧红文集中短篇小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 6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 7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81页.
  • 8《萧红文集长篇小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 9萧红.《祖父死了的时候》,《萧红文集散文诗歌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 10梅林.《忆萧红》,《怀念肖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71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