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业集群在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对企业、区域、国家的发展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级参考文献10
-
1Erica Schoenberger, Competition:Time and Space in Industrial Change,in Gary Gereffi and Miguel Korzeniewicz(ed),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Greenwood Press,1994.
-
2Claus Steinele and Holger Schiele:When Do Industries Cluster?——A Proposal on How to Assess an Industry's Propensity to Concentrate at a Single Region or Nation, Research Policy 31,2002.
-
3UNIDO:Development of Clusters and Networks of SMEs,The UNIDO Programme, 2001.
-
4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5Macro R.Di Tommaso,Lauretta Rubini:《公司协作——集群发展过程中国家政策的风险、潜力和角色》,第二届意大利——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与政策研讨会讲演稿,2002年。
-
6Marina Bianchi, Novelty, Preferences, and Fashion:When Goods Are Unsettling,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Vol.47,2002.
-
7Paul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 No.3,1991.
-
8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
9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1年..
-
10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47-54. 被引量:370
共引文献245
-
1Jhony Choon Yeong Ng,徐淑雅,贾良定.模仿型和试错型造假模式:一项经典扎根理论的比较研究[J].南大商学评论,2020(1):120-141.
-
2孔荣.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分析及其模式选择[J].经济地理,2007,27(6):965-967. 被引量:2
-
3张明龙,徐璐.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区为个案[J].生产力研究,2007(19):105-107. 被引量:3
-
4武云亮.我国商业集群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生产力研究,2004(1):146-148. 被引量:27
-
5赵江明,刘金红.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创新与社会资本[J].乡镇经济,2004,20(6):29-32. 被引量:14
-
6钟华,韩伯棠,周治平.经济集聚机制研究几个新领域探索[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555-559.
-
7王发明.产业集群演进研究:回顾、分析和启示[J].经济经纬,2009,26(5):60-63. 被引量:4
-
8王国红,高畅.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中介体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33-36. 被引量:4
-
9宫秀芬.我国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5(11):22-23. 被引量:1
-
10陈秀琼.福建省旅游产业集聚与培育研究[J].海峡科学,2010(11):17-20.
同被引文献11
-
1钟健.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甘蔗(福建),2004,11(4):57-59. 被引量:11
-
2易红玲,卢家炯.从广西糖业循环经济进程试论我国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4,20(11):34-36. 被引量:2
-
3曹彩杰,藏良运.产业集群理论及其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2005(6):99-100. 被引量:11
-
4李海涛.产业集聚与广西糖业竞争力[J].甘蔗糖业,2005,34(6):44-48. 被引量:5
-
5黄瀚.广西糖业管理的回顾与思考[J].广西经济,2007,26(5):18-19. 被引量:1
-
6赵娴,陈曼.产业集群的理论发展及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特区经济,2007(6):278-279. 被引量:11
-
7陈振平.广西制糖业竞争力问题研究[J].广西蔗糖,2007(3):49-54. 被引量:11
-
8兰绍清,孙利.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业,2008(36):108-109. 被引量:6
-
9孙剑,龚自立.建筑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考[J].建筑经济,2010,31(4):5-7. 被引量:7
-
10孙艳,陶学禹.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1):31-3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5
-
1麻昌港.桂西南资源富集区糖业集群规模效益分析——以崇左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90-8692. 被引量:3
-
2孙剑,王保龙.建筑产业集群类型与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2,33(9):9-13. 被引量:3
-
3李自卫,李永勤,杨新凯.蔗糖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4(5):317-320. 被引量:6
-
4唐小方,郭保生,袁富贵.广东省建筑专业集群的发展趋势探索[J].四川建材,2015,41(1):265-266.
-
5刘树青,胡立波,丁兆均,董鑫明.现代建筑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以南通建筑产业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15):47-49. 被引量:1
-
1刘欣.生产呈现回落之势 内需将成重要支撑 2008年我国纺织行业运行情况回顾及2009年展望[J].纺织服装周刊,2009(6):26-27.
-
2雍维,王格.降低农产品成本: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探析[J].时代金融,2016(24). 被引量:1
-
3史文军.工业企业的外部经济合同管理[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1989(2):42-45.
-
4李长江,袁克忠,袁飞.制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19(5):19-22. 被引量:1
-
5盛世豪.产业群:区域竞争力的基础[J].浙江经济,2002(9):12-13. 被引量:8
-
6倾听[J].糖烟酒周刊,2006(40):7-7.
-
7张静,陈叶.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1):4-5. 被引量:2
-
8仲之.化纤业何时能走出低谷?[J].纺织商业周刊,2008(47):49-49.
-
9郭明泉,王树恩.论产业集群效应对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作用及基本类型[J].山东纺织经济,2012,29(3):7-10.
-
10单胜道,黄祖辉.农业资源的外部经济[J].经济研究参考,1999(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