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航天》
1997年第4期18-21,共4页
Aerospace China
同被引文献6
-
1安毓英,曾小东,刘劲松,程君.战术激光武器的威胁及其技术剖析[J].应用光学,1994,15(5):5-15. 被引量:9
-
2任国光.战术激光武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激光与红外,1995,25(2):12-17. 被引量:6
-
3林玉琛.低空防空与反战术导弹[J].现代防御技术,1995,23(5):1-11. 被引量:2
-
4任国光.美国强激光武器发展的现状和未来[J].激光技术,1996,20(5):257-262. 被引量:4
-
5贾卫东.美国海军的高能激光反导武器[J]飞航导弹,1994(11).
-
6任国光.鹦鹉螺激光武器浅析[J].激光技术,1997,21(6):321-32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李源,陈治平,王鹏华.高能激光武器现状及发展趋势[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37(S3):371-374. 被引量:7
-
2姜忠明.美国战术激光武器转型的思考[J].光学技术,2006,32(z1):4-9. 被引量:1
-
3姚玉红.Windows2000局域网安全管理与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240-241. 被引量:3
-
4冯寒亮,韩锋,张平.美国海军舰载高能激光武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43(7):41-45. 被引量:11
-
5邹勇华.光电技术与装备发展方向探讨[J].舰船科学技术,2007,29(5):17-22. 被引量:6
-
6王泽和.激光技术在海军中的研究与应用[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8,11(6):29-34. 被引量:6
-
7唐麟,明海.光电子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概况[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9,12(5):1-5.
-
8高明辉,郑玉权,王志宏.天基激光武器系统的发展[J].中国光学,2013,6(6):810-817. 被引量:6
-
9马乐梅.光电对抗在水面舰艇防御中的战术应用[J].激光与红外,2001,31(3):131-132. 被引量:3
-
10任国光,黄裕年.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激光与红外,2002,32(4):211-217. 被引量:35
-
1美俄两国提出联合发展全球防御系统[J].863先进防御技术通讯(A类),1992(10):1-11.
-
2军事实验室寻求用户[J].光电子信息快报,1998(11):11-12.
-
3李梅,马志军,孙同辉.激光防空武器发展趋势探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37(S3):388-391.
-
4赵书文,周世明,尤志锋.未来防空与防天利器——飞速发展的激光武器[J].飞航导弹,2005(8):1-3. 被引量:4
-
5任国光."鹦鹉螺"激光系统浅析[J].强激光技术进展,1997,7(3):29-34.
-
6海军装备[J].兵器,2013(5):3-3.
-
7任国光.美-以联合妻展高能激光防空武器[J].强激光技术进展,1996,6(5):37-40.
-
8陈新能.美海空军联合发展机车武器系统[J].现代军事,1992,16(2):41-43.
-
9赵琼华,朱渊超,朱颖超,王飞.激光武器及其在未来地面防空中应用研究[J].国防科技,2006,27(2):21-23. 被引量:1
-
10吴磊.美国陆军成功试验车载高能激光[J].国外坦克,2014(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