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33,共7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6
-
1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M]∥蔡元培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
2蒋梦麟,北大之精神[M]//刘军宁.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
3蒋梦麟.蒋梦麟自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
4《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5月,前言第3页.
-
5《蔡子民告学生书》,《晨报》,1919年5月12日.
-
6《对北大赴总统府请愿学生的谈话》,《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330页.
同被引文献50
-
1陈平原.学校·学人·学术 自序三则[J].博览群书,2006(4):71-77. 被引量:1
-
2龚悫.“难得糊涂”说哲学——评胡军教授的新作《哲学是什么》[J].全国新书目,2003,0(1):11-11. 被引量:2
-
3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3(4):31-35. 被引量:95
-
4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关注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5(6):15-18. 被引量:4
-
5王勤,韩艳.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6):137-142. 被引量:26
-
6孙家驹.在效法自然中取得与自然的和谐--对农业的一种反思[J].科技文萃,2005(10):40-43. 被引量:2
-
7蔡先金.软实力:大学竞争力提升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2006(3):16-19. 被引量:27
-
8周斌.回望与反省:中国大学精神再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2):139-141. 被引量:7
-
9小约翰·柯布,李明(译).从怀特海哲学的角度审视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2):42-50. 被引量:15
-
10王治河.中国的后现代化与第二次启蒙[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2):51-6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5
-
1黎庆芳,邓洪.大学精神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244-245. 被引量:1
-
2魏宏聚.论大学软实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生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31-135. 被引量:13
-
3陈宝色.新时期高等学校确立大学精神的一般性原则——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7(2):74-78.
-
4张永超.传统与现代之张力如何化解?——胡军教授的学思历程及其反省[J].关东学刊,2018,0(1):121-138.
-
5樊美筠,刘锦诺.生态文明呼唤一种赏美启蒙[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0(1):105-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陈昕.基于不同层面要求的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5):6-8. 被引量:5
-
2李运庆.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实现途径[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4(3):58-62. 被引量:9
-
3邓荣宗.文化软实力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思考[J].世界有色金属,2012(5):64-65. 被引量:3
-
4黄娟.提高高校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才培养[J].时代教育,2012(23):56-56.
-
5陈英华,林彬,左志富,黄斌.高等中医院校用中医药文化提升软实力的途径初探[J].光明中医,2013,28(2):223-225. 被引量:5
-
6李彦美.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与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互动探究[J].经济师,2015(3):162-163. 被引量:1
-
7樊启学,张健.青奥会与高校体育软实力提升[J].四川体育科学,2015,34(5):4-7. 被引量:1
-
8张华操.高校体育软实力提升路径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5):110-113.
-
9杨文欢.大学软实力的结构维度、作用机理和提升机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4):350-355.
-
10吴敏,王乐,王治国,李辉.体育赛事提升高校体育发展的软实力案例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6):55-55. 被引量:3
-
1刘金睿.“大学问”——大学的精神本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9):264-265. 被引量:2
-
2三百年校庆与一分钟致辞[J].作文升级,2010(12):57-57.
-
3王育济,赵爱国.山大史学的那些人和事[J].新华月报,2011(19):94-96.
-
4周寿亮.浅谈小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J].阅读,2013,0(Z5):8-10.
-
5贾丽玮.校园里的琅琅书声哪儿去了——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上旬),2014(10):164-164.
-
6冯越.高中化学第一课案例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103-104.
-
7王莉萍.让随文练笔走进语文课堂[J].未来英才,2016,0(17):224-224.
-
8李立军.新课改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6,0(1):255-255. 被引量:1
-
9黄艳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师道(教研),2017,0(2):50-50.
-
10陈佩丽.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1(1):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