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丹参酮ⅡA及其制剂开发
被引量: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丹参酮(Tan)ⅡA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天然抗氧化、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消炎、抗肿瘤及抗肝纤维化和抗肝损伤作用等。目前在其剂型与制剂技术开发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如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
石远
姜同英
王思玲
机构地区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7年第7期439-441,443,共4页
World Clinical Drug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药理作用
制剂研究
进展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6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96
同被引文献
150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14
参考文献
13
1
袁桂莉,赵九安,李跃,高秀梅,岳淑敏.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临床荟萃,2006,21(18):1347-1348.
被引量:20
2
王玮玮,马翠丽,刘凤翥.
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9):817-817.
被引量:5
3
胡霞敏,周密妹,胡先敏,王君.
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能量代谢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15(3):176-179.
被引量:33
4
覃斌,刘建平,王红伟.
丹参酮ⅡA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37(2):127-131.
被引量:5
5
胡霞敏,周密妹,胡先敏,王君,曾繁典.
丹参酮ⅡA预防性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4):436-440.
被引量:64
6
闫金红,张翠萍,杨频.
羟丙基-β-环糊精与丹参酮IIA包合作用的研究[J]
.化学学报,2006,64(7):652-656.
被引量:16
7
张晓伟,张立伟,杨频.
冷冻干燥法制备丹参酮IIA纳米脂质体[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3):245-247.
被引量:6
8
黄泽春.
丹参酮ⅡA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190例疗效观察[J]
.现代医院,2006,6(3):19-20.
被引量:5
9
胡咏武,王胜春,李哲.
丹参酮ⅡA对LPS等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及枯否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2):1482-1486.
被引量:27
10
朱嘉蓉,罗厚蔚.
丹参酮ⅡA的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368-370.
被引量:61
二级参考文献
86
1
王胜春,胡咏武,王俊琴,李晓玮,贺雪梅.
五灵胶囊药效作用的有效成分[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7):1587-1591.
被引量:11
2
王胜春,张英志,胡咏武,李晓玮,田卫斌.
五灵胶囊对LPS诱导枯否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1):1947-1951.
被引量:9
3
林秀芬.
中药丹参药理的研究进展[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S1):60-62.
被引量:42
4
张旋华,韩丽萍,杨德忠,李爱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丹参酮ⅡA含量[J]
.药学实践杂志,2000,18(4):223-224.
被引量:9
5
毛远桂,余跃英,肖长辉,苏子毅.
复方丹参治疗重度呼吸道烧伤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92-493.
被引量:3
6
朱嘉蓉,罗厚蔚.
丹参酮ⅡA的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368-370.
被引量:61
7
田京伟,傅风华,蒋王林,王超云,孙芳,张太平.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
.药学学报,2004,39(10):774-777.
被引量:42
8
于立君,王来拴,邵肖梅,杨毅.
急性缺氧缺血后亚低温对新生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10):1806-1809.
被引量:6
9
张金涛,吴卫平,刘洁晓,张凤英.
丹参对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表达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2(2):124-127.
被引量:17
10
孙德梅,武雪芬,张淑玲.
三氟氯氰·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96-59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96
1
施海燕.
参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1):242-242.
2
林序文,吴浩俊,张培华.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病理性瘢痕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6):3920-3922.
被引量:6
3
张运克,车志英.
益气活血方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J]
.中医药学报,2008,36(1):22-25.
被引量:4
4
张璇,张林亭.
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6):458-459.
被引量:7
5
欧水平,王森,张海燕,马鸿雁,杨明,苏柘僮.
中药液体制剂的关键技术——难溶性成分的增溶方法[J]
.中国药师,2009,12(2):239-241.
被引量:10
6
李双,王琳.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1,2(3):61-63.
被引量:22
7
王华.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分析[J]
.现代养生,2014,0(16):142-143.
被引量:2
8
吴功雄,杨志华,张海伟,林勇平,徐杰,张春香.
间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6):990-993.
被引量:4
9
原清涛,邓宇斌,李树浓.
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11):2139-2142.
被引量:1
10
温冠媚,李浩威,肖庆忠,陈振光,张秀明,李艳,那晓东,项鹏,李树浓.
胎肝条件培养液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造血细胞的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1):35-39.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50
1
蒋仁秀,李淑君,郑玲,佟静,伍婷.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新瑞普欣存在配伍禁忌[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6).
被引量:6
2
赵娇,舒杰.
丹参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5,2(21):30-31.
被引量:5
3
苏玲,刘启德.
丹参酮ⅡA的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39-45.
被引量:4
4
杜冠华,张均田.
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续前)[J]
.医药导报,2004,23(7):435-440.
被引量:57
5
柳丽,张洪泉.
丹参活性成分的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1-4.
被引量:85
6
王平贤,王安静,张艮甫,黄赤兵,范明齐,肖亚.
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免疫抑制剂的调整[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5):313-315.
被引量:1
7
宋毅,袁淑兰,羊裔明,王修杰,黄光琦.
丹参酮Ⅱ_A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改变[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3):207-211.
被引量:16
8
胡海燕,张洹,黄峰,邓惠.
丹参酮ⅡA对NCI-H460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J]
.中药材,2005,28(4):301-304.
被引量:22
9
费燕,王亮,黄惠丽.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2例[J]
.海峡药学,2005,17(2):154-155.
被引量:6
10
梁勇,宋文秀,王珺,井丽萍,瞿文,付蓉,吴咸中.
丹参酮ⅡA诱导耐维甲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其机制[J]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366-36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5
1
翟淑敏,杨晓玲.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08,30(S2):15-16.
被引量:2
2
苏丹,胡容峰,杨敏,赵红,朱金燕.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渗透泵型控释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
.亚太传统医药,2008,4(2):42-44.
被引量:3
3
王光策,王锁刚,张翥,陈铸,王文生.
丹参酮ⅡA磺酸钠佐治早期慢性移植物肾病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9):797-798.
被引量:3
4
石远,石惠,姜同英,孙长山,王思玲.
注射用丹参酮ⅡA包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考察[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10):765-771.
被引量:6
5
卢岩,康健.
丹参酮ⅡA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J]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2):98-101.
被引量:6
6
黄凯文,祝维峰,苏宁,郭洁文,邓志军,吴伟文,郝大为,陆晓晖.
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抗心脑缺血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6):449-452.
被引量:12
7
李华荣,孙鑫,高逢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舒片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7):1502-1503.
被引量:2
8
李立红,孙支芳,李秀斌.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55-56.
被引量:21
9
吴迪,李文澜,刘志刚.
丹参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期间肠黏膜保护作用及机制[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0):1735-1736.
被引量:3
10
李蜜.
丹参酮ⅡA磺酸钠引起不良反应1例及原因分析[J]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6):473-47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4
1
石远,李秀英,王天怡,常笛,郑力,王思玲.
丹参酮ⅡA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9(3):143-153.
被引量:7
2
段秀俊,裴妙荣,段晓军.
HPLC法测定强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1):23-25.
被引量:2
3
王丰伟,涂安娜.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
.海峡药学,2010,22(4):15-17.
被引量:10
4
王怡,高秀梅,邢永发,姬艳苏.
丹参酚酸B、丹参酮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7):82-87.
被引量:32
5
宋小莉.
抗心肌缺血或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药2009年药理学实验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9):124-125.
被引量:2
6
傅涛,李杰,郭晋爱,陈宏,荆忱,陈杰.
冠心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9):834-836.
被引量:3
7
李蜜.
丹参酮ⅡA磺酸钠引起不良反应1例及原因分析[J]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6):473-474.
被引量:4
8
闵红波,陈晓燕.
丹参酮ⅡA磺酸钠致静脉炎1例[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123-123.
被引量:2
9
孔飞飞,谭兴起,郭良君,傅明强.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药房,2011,22(35):3339-3341.
被引量:13
10
高鸿兴.
药物性高5羟色胺综合征一例[J]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2):68-70.
1
郑小伟,李荣群,郑东升.
微量元素在中医药临床中的应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6):93-94.
被引量:4
2
李万忠,田景振.
白藜芦醇新剂型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6(2):138-140.
被引量:7
3
宋保兰.
抗肝损伤中药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49-49.
4
罗见春,胡雪原,吴建勇,赵德璋,张景勍.
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药材,2015,38(3):572-575.
被引量:12
5
刘阳,段小祥,王嫚,马文婷,马明兰,谭珺隽,张琳.
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柔红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117-120.
被引量:1
6
胡海霞,王效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藤黄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中新藤黄酸含量[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3):55-57.
被引量:3
7
叶翠萍,王文倩,赵明明,曾勇,古锐.
藏药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抗胃溃疡抗肝损伤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7):39-41.
被引量:5
8
梁勇,羊裔明,袁淑兰.
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0,31(4):304-306.
被引量:264
9
邵伟,许伟,李爱国,席延伟,王春香.
槲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药材,2005,28(1):47-50.
被引量:10
10
吴玉强,邓家刚,钟正贤,杨兴.
铁包金提取物抗肝损伤作用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854-855.
被引量:10
世界临床药物
200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