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股权分置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掀起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浪潮,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资本市场即将进入全流通时代。本文探索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可能的治理机制模式,分别是过渡型机制,外资主导型机制,交叉持股型机制,利益相关者均衡机制。作者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上市公司应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公司治理模式,促进治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
朱春梅
蔺玉
机构地区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当代经济》
2007年第03X期34-35,共2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s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公司治理机制模式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张先治,甄红线.
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股东价值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比较[J]
.财经问题研究,2006(6):31-36.
被引量:10
2
党文娟,张宗益,朱勇.
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和试点上市公司的特征[J]
.统计与决策,2006,22(2):33-35.
被引量:1
3
郑江绥,袁宁.
股权分置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兼评股权分置改革[J]
.特区经济,2006(1):99-101.
被引量:6
4
李明辉.
公司治理全球趋同:问题与纷争[J]
.经济评论,2006(1):98-106.
被引量:7
5
陈宏辉,贾生华.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J]
.中国工业经济,2005(8):114-121.
被引量:72
二级参考文献
69
1
杨瑞龙,周业安.
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J]
.中国社会科学,1998(3):4-17.
被引量:77
2
敬景程.
论有限理性与股权分置问题[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2):75-77.
被引量:4
3
敬景程.
股权分置问题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
.经济评论,2005(2):86-92.
被引量:29
4
李健元.
非流通股缩股全流通:解救股市危局的惟一出路[J]
.财经问题研究,2005(4):56-61.
被引量:7
5
张栋,杨淑娥.
论企业财权配置——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视角[J]
.会计研究,2005(4):56-59.
被引量:44
6
温素彬,薛恒新.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J]
.会计研究,2005(4):60-64.
被引量:113
7
周仁俊,喻天舒,杨战兵.
公司治理 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J]
.会计研究,2005(11):26-31.
被引量:59
8
费方域.
控制内部人控制:国企改革中的治理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1996,31(6):31-39.
被引量:129
9
莫兰德.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一个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资料,1999,(6).
10
Aghion, Philippe and Jean Tiroh. Formal and Real Authority in Organization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105).
共引文献
91
1
钱津.
人本有机构成与法人产权——微观经济学的视角[J]
.学习与探索,2006(4):182-186.
2
陈波.
论“股东价值导向”与创新驱动[J]
.海派经济学,2014,12(2):138-149.
被引量:1
3
何显富,蒲云,朱玉霞,唐春勇.
中国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量表的修正与信效度检验[J]
.软科学,2010,24(12):106-110.
被引量:23
4
卢东斌,李文彬.
基于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J]
.中国工业经济,2005(11):95-102.
被引量:11
5
陈小怡,何建敏.
贷款人监督的缺失与目标公司治理的改善——来自沪、深两市交易所的相关证据[J]
.金融研究,2006(8):70-78.
被引量:3
6
王晓丹,孔繁香,杨清清,白晶.
公司治理,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走向何方[J]
.技术与市场,2006,13(09A):46-48.
被引量:2
7
孙红玲,刘长庚.
论国有大型企业“两股制”产权改革[J]
.经济体制改革,2006(5):44-49.
被引量:8
8
孙文博,吴俊杰.
公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06-107.
被引量:2
9
高健.
完善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思考[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3):59-60.
被引量:2
10
费丽娜,赵宝福.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57-158.
同被引文献
18
1
胡际莲.
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行为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
.企业经济,2004,23(11):221-222.
被引量:6
2
邹海峰.
公司治理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研究[J]
.商业研究,2006(6):151-156.
被引量:3
3
彭彦敏,王吉.
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会的角色功能定位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20-123.
被引量:3
4
孙兆斌.
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
.管理世界,2006,22(7):115-124.
被引量:159
5
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6
吕娜.股权分置改革及其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
黄光明 胡荣才 哈尔滨.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绩效短期负面影响的实证研究.商业研究,(19).
8
莫小芳.旅游上市公司的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案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
胡乐明.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机制选择[J]
.山东社会科学,2007(9):71-73.
被引量:1
10
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4
1
刘其冰.
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公司治理机制选择的探索[J]
.法制与社会,2008(29):249-250.
2
王吉,林英法.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定位分析[J]
.财会研究,2008(8):52-53.
被引量:1
3
刘其冰,陈琪.
股权分置后我国公司治理机制选择浅析[J]
.商场现代化,2009(8):37-37.
4
李东和,杨洋.
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历时性影响研究——以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
.经济管理,2011,37(10):108-1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程龙,宋心哲.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权改革的背景[J]
.财政监督,2016(22):98-106.
被引量:7
1
梁宇宫.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机制发展趋势[J]
.现代商业,2012(29):24-24.
2
方勇.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J]
.科学发展,2014(4):13-19.
被引量:1
3
欧阳逸川,何平平.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率机制模式[J]
.企业家天地,1994,0(7):19-20.
4
王廷科,于长福.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条件下的微观金融运行机制[J]
.金融教学与研究,1992(1):10-14.
5
马云波,权英淑.
论生产型增值税的改革与完善[J]
.价格月刊,2004(9):21-22.
6
周芊.
论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4):28-30.
被引量:1
7
关于津台两地金融合作的问题和建议[J]
.天津政协公报,2009,0(12):24-25.
8
王桂丽.
QFII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07,21(6):11-13.
9
郭瑞祥.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分析[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22):10-13.
10
陈元志.
面向共享经济的创新友好型监管研究[J]
.管理世界,2016,32(8):176-177.
被引量:39
当代经济
2007年 第03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