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与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同时伴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非农收入在农民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成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
宋富远
李坚
机构地区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
2007年第06X期68-69,共2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s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劳动力转移
制约因素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喻平.
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3(8):52-55.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关锐捷.中国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分析[DB].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2-06-13.
2
韩俊.调整经济分配关系真正提高农民收入[DB].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2-04-04.
3
王小鲁.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A].吴敬琏.比较(3)[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39—149.
4
Caballero RJ.Consumption Puzzles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0,(25) : 113-136.
5
刘建国.
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J]
.经济研究,1999,34(3):52-58.
被引量:209
6
夏少斐.
持久收入理论对有效需求不足的解释和启示[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2(1):26-30.
被引量:7
7
王检贵,林长泉,丁加华.
城乡消费倾向比较研究──兼论扩大内需的思路[J]
.上海经济研究,2000,12(2):13-18.
被引量:15
8
刘建国.
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与城市化战略[J]
.上海经济研究,2002,14(10):54-6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27
1
史仕新,刘鸿渊,况梅.
基于区域经济系统内城乡居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攀枝花市(1978-2003)统计数据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07(24):63-65.
2
魏君英.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波动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09,6(2):83-86.
被引量:8
3
牟晓莹.
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对农业不利影响及对策[J]
.时代金融,2008,0(12):82-83.
4
国晓丽.
农民增收路径的分析与探讨[J]
.小城镇建设,2004,22(6):52-53.
被引量:1
5
冷志杰,唐焕文.
农业财政政策效率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5(2):33-39.
被引量:12
6
王国生.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4):71-75.
被引量:19
7
李会敏.
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7):163-164.
被引量:3
8
刘鸿渊.
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关键问题[J]
.经济体制改革,2006(2):104-108.
被引量:5
9
王韧.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决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变动:1952~2003年[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4):3-13.
被引量:24
10
叶子荣,刘鸿渊.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框架下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
.求实,2006(9):81-8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丁熙鸿,田海英.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2007,24(4):8-9.
被引量:4
2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
.改革,2006(5):5-30.
被引量:198
3
程名望,史清华,关星.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J]
.中国国情国力,2007(4):38-41.
被引量:8
4
崔传义.
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
.中国农村经济,2007(6):4-8.
被引量:39
5
曾家洪.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7(7):37-38.
被引量:5
6
常志有,郭雪莲.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师,2007(5):186-187.
被引量:8
7
潘成俊.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咨询研究择要,2007,(4).
8
黄延信等.做好农村劳务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日报,2007年11月7日.
9
叶琴美.试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体制改革,2006,(5).
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体制改革,2005,.
引证文献
4
1
李梅.
加大培训力度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47-49.
被引量:1
2
薛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行政与法,2009(5):56-58.
被引量:1
3
王克强.
对辽宁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
.农业经济,2011(2):77-78.
被引量:3
4
张志刚.
试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地区间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1(6):53-5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通才.
金融危机对安徽农村劳务输出的影响及策略研究——以吴圩镇为个案[J]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229-230.
2
秦江芳,赵君哲.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裕民县为例[J]
.经济师,2013(4):25-26.
被引量:1
3
黄翅清,刘小玲.
珠三角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山市6区镇的实证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04-208.
被引量:5
4
梁强.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北方经济,2018,0(1):71-73.
5
李宗泽,王兴伟,赵丹.
辽宁省城乡融合发展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2023(6):113-114.
1
丁润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16(13).
被引量:1
2
武爱玲.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十大制约因素分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72-73.
被引量:1
3
崔效军,曹春云.
土地流转制约因素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5):10-12.
被引量:3
4
张玥.
浅谈“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发展对策[J]
.商情,2014,0(47):100-100.
5
周波,陈昭玖,刘小春.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制约因素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8-30.
被引量:4
6
郑锦兴.
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J]
.福建经济,2003(5):40-41.
7
专家预警:今年农民“丰收不增收”可能性加大[J]
.领导决策信息,2005,0(44):22-22.
8
韩长赋.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J]
.中国集体经济,2009,0(12S):2-2.
9
迟树功.
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1):52-53.
被引量:2
10
石爱虎.
我国农业基本建设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分析[J]
.科技导报,1993,11(9):49-50.
当代经济
2007年 第06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