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二级参考文献1
-
1[美]西蒙(Simon,H·A·) 著,武夷山.人工科学[M]商务印书馆,1987.
共引文献56
-
1陈婵,邓勇新,李拓宇,邵琪涵.全球工程教育改革历史文献评述:1990年代[J].科教发展研究,2023(2):62-89. 被引量:2
-
2叶民.新时代科教战略的理论与现实议题暨《科教发展研究》发刊词[J].科教发展研究,2021(1):1-10. 被引量:2
-
3陈烈强.科学研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源泉[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4(11):26-29.
-
4林大钧.非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0,28(S1):201-204.
-
5赵晓冬,司林波,许永锋.多科性大学的文科发展战略[J].河北学刊,2007,27(6):209-213. 被引量:6
-
6孙宇坤.浅谈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J].消费导刊,2009,0(2):153-153. 被引量:6
-
7王成军,王沛民.基于创新型国家诉求下的中国三重螺旋演化分析[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4):336-350. 被引量:1
-
8王成军,王沛民.是“产学研”还是“官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28-33. 被引量:19
-
9官欣荣.理工科大学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探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82-85. 被引量:2
-
10李振东.准确的定位才能形成鲜明的特色[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139-141.
同被引文献58
-
1樊百林,许纪倩,于晓红.关于加强工程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1,6(3):30-31. 被引量:4
-
2蒋永平,徐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CAI教学模式的思考、探索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1999,20(3):56-60. 被引量:21
-
3刘荣喧.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值得关注[J].科技导报,1997,15(6):26-27. 被引量:3
-
4刘慧,李红艳.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3):80-84. 被引量:23
-
5何鸣,李大光,黎碧娜,吴雅红.运用教学创新理念改革食品微生物学教学[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B06):143-144. 被引量:8
-
6陶思源.食品微生物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4):211-212. 被引量:11
-
7路甬祥,王沛民.工业创新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2):7-13. 被引量:52
-
8王冀生.面向21世纪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6(6):11-13. 被引量:4
-
9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98’内地与香港教育技术学术研讨会大会特邀报告[M].,..
-
10蒋永平 徐杜 等.‘双主模式’的多媒体仿真教学系统设计[J].教育技术研究,1999,(12).
引证文献11
-
1刘雪东,张炳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66-69. 被引量:11
-
2杨学敏.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4(2):89-90.
-
3陆荣钧.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7):147-148. 被引量:5
-
4龚毅.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中原工学院学报,1998,0(S1):3-6. 被引量:2
-
5彭华林,欧青立,黄丹.电子测试虚拟化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17(5):107-110. 被引量:7
-
6杨洋.探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J].科教文汇,2010(33):112-113.
-
7蒋永平,徐杜,张宪民.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1):6-8. 被引量:27
-
8邓志良,王萍.深化实验体制改革 构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6):109-111. 被引量:15
-
9孙汉忠.浅谈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0,9(2):54-56. 被引量:4
-
10谢主兰,吴红棉,叶日英.改革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注重综合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5):43-45.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89
-
1韩海东,柴知章.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培育学生产品意识的路径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5):43-45.
-
2蒋丽施,陈艳,王娟,孟晓.以提高专业实践性的医学院校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轻工科技,2020,36(5):154-155. 被引量:2
-
3黄楚峰,章文.虚拟现实技术在产品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0(16):32-33.
-
4李学新.“自助式”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13(S1):22-23. 被引量:9
-
5叶望,裘松良,谢建精.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的改革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1):102-105. 被引量:5
-
6肖蕙蕙,郭建新,蒋西明,钱怀文.以评促建加强实验室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2):118-121. 被引量:2
-
7陈静,王淑军,朱强,陈丽.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5(29):18-19. 被引量:3
-
8范建奇,孟祥云,郑斌.食品微生物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186-190. 被引量:11
-
9马文顶,许家林,邹喜正.“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6):58-60. 被引量:15
-
10周亚俊,和敬涵.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兼顾行业需求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04(1):103-106. 被引量:2
-
1王文忠,赵桂秋.应用型本科工程训练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125-128. 被引量:4
-
2张守魁,郝纲.构建完整的工程训练体系[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55-57. 被引量:6
-
3王建伟.建立科学的大学工程训练体系之我见[J].科技资讯,2007,5(26):101-102. 被引量:1
-
4蒋小鸣,林建忠,余肖扬.构建工程训练体系 全面培养实践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2):43-46. 被引量:6
-
5刘美华,李建明,周建宇.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基础的高水平工程训练体系的研究——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97-99. 被引量:3
-
6邱兵,郑应彬,张建军.建立完善的工程训练体系丰富大学生素质教育手段[J].农业教育研究(西南),2004(2):39-41.
-
7周梓荣,周建宇.构建新型工程训练体系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4):91-94. 被引量:4
-
8张磊,杨丽娟,滕凯,吴海江,周传鹏,倪宏昕.机电学科工程训练体系与运行模式探索[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18(4):55-58.
-
9刘小珍.应用技术型化工本科工程能力训练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26(1):34-37. 被引量:4
-
10邵晓根,王小磊,赵海峰.计算机教育工程训练体系与运行模式研究[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18(4):63-6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