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种诗情万般月——略谈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的别名
出处
《阅读与写作》
2007年第1期35-36,共2页
Reading an Writing
-
1张连举.苏轼咏海诗管窥[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69-70.
-
2杜书瀛.李渔的诗[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4,34(3):41-43. 被引量:1
-
3任柏强,史姜娜.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闺怨情结[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1(7):32-33. 被引量:1
-
4袁第锐.李贺诗的浪漫主义[J].中华诗词,2011(4):62-65.
-
5晓义.“诗有物象比”说辨——古人用喻丛考之二[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2):62-66. 被引量:1
-
6陈本益.论中国古代诗意境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兼论西方诗和中国现代诗不具有这些特征[J].中外诗歌研究,2003(2):50-58.
-
7张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博喻及其审美效应[J].古典文学知识,1995,0(3):71-76. 被引量:1
-
8王佑夫.小炷留灯悟养生——论诗歌与养生[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92-95.
-
9赖伟明.论杜甫诗歌风格的嬗变[J].大观周刊,2012(51):32-32.
-
10季羡林.月是故乡明[J].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15,0(1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