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老舍的民族化语言观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民族化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代表人物为老舍,他的以强烈的民族意识、俗白的语言风格和民族语言的多元审美追求为核心的语言观念,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做出了贡献。
作者 刘东方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96,共4页 DongYue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老舍.我的"话"[A].老舍论创作[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06-207,207.
  • 2老舍.老舍论文学语言规范化[A].李润新,周恩源.老舍研究论文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28.
  • 3老舍.言语与风格[A].老舍论创作[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96.
  • 4老舍.我怎样写《二马》[A].老舍论创作[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4,13.
  • 5老舍.怎样写通俗文艺[A].老舍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 6老舍.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A].老舍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 7老舍.戏剧语言--话剧、歌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A].出口成章[C].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35.
  • 8老舍.我怎样学习语言[A].老舍论创作[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982.219.
  • 9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日》[A].老舍论创作[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9.
  • 10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A].老舍创作[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76.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