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支付体系发展趋势与中国支付体系的未来发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简要论述了现代支付体系发展的总体趋势,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中国支付体系发展的应对策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将呈现出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和新兴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与创新并行的格局。
作者
周金黄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出处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9,共6页
Shanghai Finance
关键词
支付体系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1
坎哈亚.L.古普塔,罗伯特.伦辛克.金融自由化与投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国研网.Http://www.drcnet.com.cn
3
中国金融年鉴,2002
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http://www.imf.org)
5
袁天昂.
金融自由化的进程选择[J]
.西南金融,2006(1):30-31.
被引量:3
6
陈柳钦.
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开放[J]
.海南金融,2005(10):8-12.
被引量:4
7
张礼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理论、政策与经验[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
8
高海红.
资本项目自由化:模式、条件和泰国经验[J]
.世界经济,1999,22(11):3-11.
被引量:21
9
董寿昆.
资本项目人民币自由兑换战略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20(1):45-50.
被引量:10
10
计国忠.
资本账户开放次序的比较研究及中国的选择[J]
.世界经济研究,2004(2):28-31.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黄达.
中国的金融改革及其前景[J]
.宏观经济研究,1998(12):17-21.
被引量:7
2
张延良.
金融自由化理论演进分析[J]
.经济论坛,2004(20):98-99.
被引量:4
3
管涛 黄昊 邵洁 王春红 赵敏.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国际经验与启示[N].《中国证券报》,2000年11月24日.
4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国汇兑安排和汇兑限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5
王伟东.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控制[J]
.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36-39.
被引量:2
6
高海红.
从东亚货币危机看汇率制度的选择[J]
.管理世界,1998,14(6):50-56.
被引量:7
7
默顿.米勒.
论今日东南亚金融危机[J]
.金融研究,1998(2):1-5.
被引量:10
8
谈儒勇.
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J]
.金融研究,1998(12):26-29.
被引量:20
9
鄂志寰.
国际资本流动风险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
.国际经济评论,1999(1):38-42.
被引量:9
10
赵海宽.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其方向[J]
.宏观经济研究,1999(2):13-1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4
1
孙伊然.
中国开放资本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7(19):36-37.
2
赵璋.
资本项目的监管及金融制度研究[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0,16(4):59-64.
被引量:1
3
刘俊奇.
我国资本管制的目标演变及发展趋势[J]
.全国商情,2005(7):34-35.
被引量:1
4
崔兰华.
试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3):66-71.
5
赵西卜,张兰.
企业实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关键点和难点[J]
.会计师,2005(2):46-47.
6
吴信如.
资本账户开放时机的内生决定:一个两阶段动态最优化模型[J]
.世界经济,2006,29(6):40-47.
7
王礼红.
中国资本管制程度和适度性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3):45-50.
被引量:1
8
王军.
贵州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探索[J]
.商场现代化,2006(08Z):139-141.
被引量:3
9
严婧.
金融开放的两大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
.商场现代化,2006(09Z):339-340.
10
陈阳,管媛媛,熊鹏.
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项目开放国际经验与启示[J]
.北方经贸,2007(6):100-103.
同被引文献
14
1
赵思远.
浅议结算手段的发展对现金流通的影响[J]
.西安金融,2005(2):44-45.
被引量:4
2
刘娜,李玲龙.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路径及影响研究[J]
.金融研究,2005(7):137-142.
被引量:16
3
谢斌.
现阶段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相关问题初探[J]
.上海金融,2005(7):25-28.
被引量:8
4
巴曙松.
保险资金拓展运用与金融市场发展[J]
.中国金融,2007(4):22-23.
被引量:9
5
范海东.
金融支付结算发展研究[J]
.武汉金融,2007(5):29-30.
被引量:2
6
王一萱,屈文洲.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连通问题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2005年2月.
7
刘学杰.
现金投放与非现金结算相关性研究——兼谈现金结算向非现金结算转换[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82-85.
被引量:6
8
黄发义,王明志.
上海航运金融现状及问题探析[J]
.港口经济,2008(6):18-20.
被引量:18
9
于爱东.
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当代经济,2008,25(2):134-135.
被引量:11
10
董国滨.
银行卡的普及对现金支付方式的替代作用及其影响的研究[J]
.黑龙江金融,2008(8):20-2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张会清,王剑.
资金跨市场流动及其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J]
.上海金融,2007(11):28-32.
2
薛严清,黄巧霞,王潮端.
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对现金的替代作用研究[J]
.金融会计,2009(9):27-33.
被引量:4
3
甘爱平,罗雅文.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国际航运结算中心的对策研究[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5(6):5-11.
4
韩晓松.
金融电子化环境下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研究[J]
.时代金融,2012(03Z):35-3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周军,陶莹,祝玲.
不同经济主体对现金偏好的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武汉金融,2011(11):45-47.
2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丁伯平.
非现金支付结算对现金流通的影响研究[J]
.南方金融,2012(2):19-22.
被引量:8
3
孟干.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现状之我见[J]
.硅谷,2012,5(24):18-19.
4
向华萍,江明芙,丁新年,彭芹芹.
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之相关配套机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6):76-77.
5
杨新宇.
互联网金融大潮下现金结算的发展趋势探讨[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10):110-111.
6
郭宇.
非现金支付方式对宁夏现金运行的影响[J]
.财经界,2016,0(20):14-15.
被引量:3
7
曾扬.
从成本结构视角看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趋势[J]
.经营管理者,2015(3).
1
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关于中国支付体系发展(2011-2015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17):69-74.
2
中国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J]
.金融会计,2005(10).
3
欧阳卫民.
中国支付体系现代化的历程[J]
.中国金融,2009(3):20-22.
被引量:6
4
央行发布《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8)》[J]
.中国信用卡,2009(10):74-74.
5
许罗德.
中国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J]
.金融电子化,2005(12):18-18.
6
央行将出台政策促进电子支付发展[J]
.华南金融电脑,2010(9):3-3.
7
加快建设现代支付体系 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J]
.金融会计,2010(3).
8
苏宁.
2006年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J]
.金卡工程,2007,11(5):21-26.
9
要闻回顾[J]
.中国金融,2008(3):6-6.
10
尹龙.
美国经济中的电子支付方式及启示[J]
.经济导刊,2000(6):70-74.
被引量:2
上海金融
200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