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PA值的检测体会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1997年第2期121-122,共2页
Hainan Medical Journal
共引文献25
-
1姜波.手工法与仪器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比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2(2):56-56.
-
2蔡尔泉,张水生.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应用国际标准化方法的体会[J].江西医学检验,1998,16(4):197-198.
-
3蒋利君,李玲,董家书,龙柳妍.INR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8):882-882.
-
4袁百香,马晓露,赵惠,王爱斌.自制兔脑组织凝血活酶代替进口兔脑组织凝血活酶在ACL 3000仪器上应用的探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7,19(2):137-138.
-
5邓福贵,黄杰,俞真奎.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研究的某些进展[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16(3):173-174.
-
6高志华,赵彩萍,董小云,高静源.凝血活酶试剂敏感性的观察[J].陕西医学检验,1997,12(4):22-23.
-
7李春莉,陈丽丽.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的几点认识[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7,3(4):78-79.
-
8袁丽萍.温度及试剂对PT与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8(3):41-42. 被引量:4
-
9江虹,粟军,彭志勇,李桂英.ACL-200型全自动血凝仪在凝血酶原时间标准化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1998,13(2):161-163.
-
10钱明珍,汤依群,李兴武.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23(1):56-56. 被引量:2
-
1陈淑芬,金福顺,陈远洋.血清前白蛋白检测指标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7):44-44. 被引量:4
-
2唐静.肝病患者体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1):35-36. 被引量:8
-
3田卫花,马文媛,李莎莎.ELI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的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1):1528-1529. 被引量:8
-
4柯柳华,孙一帆,潘红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在196例肝病患者中的检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3):92-92. 被引量:1
-
5蒋正财,叶兵,周磊.炎性指标和前白蛋白在创伤性休克伴感染患者的病情评估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807-5808. 被引量:21
-
6李燕飞.赫赛汀在乳腺癌病人辅助治疗中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4):335-335.
-
7郑桂玲.股静脉置管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177-178.
-
8郑丽娇,何丽.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超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3):213-213. 被引量:1
-
9魏兰杰.肿瘤患者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化疗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1):1813-1814. 被引量:1
-
10吴德祥,苏畅,张文昭.血浆PT、APTT、TT、FIB四项指标质控物的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2,17(3):42-4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