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龙江地域居处民俗的历史演变与交互影响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黑龙江地区的世居民族和后期移民创造性地利用和改造了自然生存条件,形成了不同风格、独具特色、便利实用、交互影响的居住传统民俗。由原始的穴居、架居,一直发展到砖瓦结构的居室和院落建筑,反映出东北地区特有的居处民俗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作者
郭崇林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2007年第2期151-165,共15页
Folklore Studies
关键词
历史演变过程
黑龙江地区
传统民俗
地域
适应过程
自然环境
生存条件
分类号
K892.4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1
黄任远,白秀丽.
从伊玛堪看赫哲族萨满文化[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1):92-95.
被引量:6
2
刘敏.
清朝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统治政策与赫哲族社会发展[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6):89-91.
被引量:6
3
秋然.
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及其现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4):18-18.
被引量:8
4
刘敏.
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89-92.
被引量:22
5
苏日娜.
论民族生态伦理与民族生存环境的关系[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21-24.
被引量:11
6
程丽云.
清朝中后期赫哲族的社会变迁[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4):81-82.
被引量:3
7
何玉芳.
试论赫哲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和适应[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1):153-157.
被引量:12
8
《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9
何俊芳.
赫哲族语言丢失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30-35.
被引量:11
10
何日莫奇,郭天红.
论赫哲族聚居区的形成过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3):99-10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黄英伟,王强,杨俊伍.
赫哲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弱化[J]
.农业考古,2009(4):251-25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宁波,张媛媛.
中国渔文化的原动力、生命力与发展力试析[J]
.中国渔业经济,2020,38(1):16-21.
被引量:12
2
王平.
赫哲族“伊玛堪”的地缘性史诗空间[J]
.黑龙江史志,2014(13):182-183.
被引量:1
3
程丽云,徐美群.
城镇化进程中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3):88-90.
被引量:2
4
李萍.
饶河县赫哲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民族博览,2019,0(10):6-8.
1
东人达.
成吉思汗在西南的后裔[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1):21-25.
被引量:7
2
黑龙江省方志馆简述(连载一)[J]
.黑龙江史志,2013(14):3-4.
被引量:1
3
彭传勇,彭传怀.
黑龙江地域俄侨中国学研究初探[J]
.黑河学院学报,2013,4(5):14-16.
被引量:3
4
万红,邹继伟.
论黑龙江流域中俄风俗文化的交互影响[J]
.黑河学院学报,2013,4(6):13-15.
5
徐卫民.
秦都咸阳对周围环境的改造和利用[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0(5):1-5.
被引量:1
6
谢菲.
浅论客家文化的适应性[J]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31-132.
7
马春红.
辽代鸡冠壶形制与使用功能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13-15.
被引量:1
8
查茜,张士昌.
交互影响和决定性因素——20世纪的英国社会重大变革与生产力发展[J]
.邢台学院学报,2012,27(1):110-112.
被引量:1
9
土土,杨全新,苑坚.
三星堆的七大千古之谜[J]
.廉政瞭望,2001,0(3):35-35.
10
王倩,龚双.
宋代瓷器与宋代文化品格——浅谈文化与瓷器的交互影响[J]
.艺术科技,2014,27(6):200-200.
民俗研究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