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光强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试验以1 000、2 000、4 000、6 000 lx 4种光强处理水稻秧苗,研究光强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水稻的苗高、秧块重量、不定根数、白根数、最长不定根根长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生理指标。结果表明,4 000 lx水平下培育的秧苗素质最高。
作者
张林青
蔡小铭
机构地区
淮阴工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光强
水稻秧苗
秧苗素质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05
同被引文献
386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92
参考文献
13
1
谢仁康,王洪俊,巫国平,居会军,贾祖勤.
水稻机插秧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探讨[J]
.中国稻米,2002,8(3):26-26.
被引量:11
2
朱亚东.
水稻机插秧配套低本高效育秧技术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01(3):39-40.
被引量:17
3
宋其福.
水稻机插秧与插秧机推广[J]
.湖南农机,2003(3):10-10.
被引量:4
4
瞿廷广,许鸿鸽,沈志坚.
水稻盘育带土小苗机插秧田播种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93-94.
被引量:56
5
黄年生,张洪熙,戴正元,谭长乐,刘广青,李爱宏,刘晓静,周长海.
我国水稻旱育抛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6):18-21.
被引量:15
6
韩伟,韩玉福,阎鹏.
用于水稻机械插秧的小棚隔膜育苗技术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1996,18(3):38-40.
被引量:3
7
赵艳忠,龚振平.
育苗措施对水稻机械插秧质量影响的解析[J]
.农机化研究,2001,23(1):47-48.
被引量:11
8
田秀英,石孝均.
旱育秧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4):304-306.
被引量:11
9
茅玉兰,周铭成,彭华梅,丁汉平.
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2):29-30.
被引量:26
10
顾松平,陈建兵.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J]
.垦殖与稻作,2001(5):18-1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郑家国,谭中和.
四川省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4):13-19.
被引量:8
2
谭周,徐孟亮,舒芹.
水稻旱育秧抗性生理与结实性状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94,9(1):27-29.
被引量:6
3
夏敬源,谢建华.
我国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农技推广,2005,21(9):9-12.
被引量:21
4
金千瑜.
我国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中国稻米,1996,2(1):10-13.
被引量:37
5
林昌明,朱文俊,吕步成,孙瑾.
塑盘抛秧秧龄弹性指标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2):10-13.
被引量:12
6
南家农学院 江苏农学院.作物栽培学(南方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2-83,95-100.
7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学(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8
赵国平 等.双季早稻旱地育秧秧苗若干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特性研究.湖南农业科学,1995,:16-18.
9
郑家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16卷,4期,13页
10
谭周--,杂交水稻,1994年,1期,27页
共引文献
205
1
蔡敬文,汤路生,江波.
湖南水稻插秧机械化推广模式及其发展对策[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6):73-77.
被引量:1
2
林洪鑫,曹开蔚,熊多根,程飞虎,彭春瑞,黄大山,陈忠平.
不同育秧基质对双季早晚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3(4):35-38.
被引量:5
3
颜旺,刘强,彭建伟,张玉平.
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3(4):51-54.
被引量:12
4
张国良,周青,韩国路,王其传,吴秀琴.
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1):19-20.
被引量:78
5
廖学群,隗溟,朱自均.
秧田秧苗分蘖结构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9-13.
被引量:19
6
周青,张国良,孙敏,韩国路,朱成龙,王其传,吴秀琴.
有机基质育秧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
.农机化研究,2005,27(3):75-77.
被引量:15
7
彭长青,李世峰,钱宗华,徐长青,吴九林,周宇.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75-2276.
被引量:21
8
沈建辉,于林惠,邵文娟,张祖建,郎有忠,杨建昌,陈文林,朱庆森.
江苏三地机插稻育秧床土的基础肥力及其培肥与秧苗素质[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4):56-60.
被引量:41
9
彭长青,李世峰,卞新民,钱宗华,徐长青,吴九林,周宇.
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调控技术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1):20-24.
被引量:25
10
王纪忠,周青,张国良,夏海兰,赵祖谦,吴炜.
不同基质育秧条件下水稻秧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861-862.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386
1
孙岳胤,杨宏烨.
沙松光周期塑料大棚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J]
.林业科技,1999(6):7-8.
被引量:12
2
胡开伦,肖勇,吴世长,白朝冰.
不同播期对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4):24-26.
被引量:5
3
李春杰,许艳丽,魏巍,裴希超,张雷.
结荚期光照时间对大豆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1):71-74.
被引量:11
4
杨一博,都兴林.
三种浸种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5):1001-1003.
被引量:11
5
宋忠华,彭进军,王中平.
秧田有效积温的生物及气候效应分析[J]
.杂交水稻,2004,19(4):35-38.
被引量:5
6
陈炎华,张善端.
LED应用于莴苣补光照明综述[J]
.照明工程学报,2013,24(S1):156-161.
被引量:8
7
丁娟娟,杨振超,王鹏勃,耿凤展,高波.
LED光强对不结球小白菜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3):113-118.
被引量:21
8
王强盛,丁艳锋,严定春,赵长华,揭水通,黄丕生.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旱育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3):11-14.
被引量:20
9
王嘉祥.
丽格海棠栽培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7(9):31-31.
被引量:3
10
沈建辉,邵文娟,张祖建,杨建昌,曹卫星,朱庆森.
水稻机插中苗双膜育秧落谷密度对苗质和产量影响的研究[J]
.作物学报,2004,30(9):906-911.
被引量:85
引证文献
29
1
翟瑜,蔺银鼎,米哲峰,康黎芳,曹冬梅.
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对丽格海棠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08,36(8):68-72.
被引量:3
2
马海元,李海云.
光对植物根系的影响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1):78-80.
被引量:6
3
邱献锟,刘宪虎,初秀成,梁万基,李斗哲.
水稻大粒种质秧苗素质特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2):64-65.
被引量:2
4
郭银生,谷艾素,崔瑾.
光质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6):1485-1492.
被引量:69
5
朱静娴.
人工补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2,26(1):74-78.
被引量:54
6
郭银生,张晓燕,邬奇,崔瑾.
光质对‘抗优63’杂交水稻幼苗器官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36(2):38-44.
被引量:11
7
张喜娟,孟英,宋昌斌,王嘉宇,唐傲,王彤彤,董文君,孙兵,冷春旭,姜树坤.
红蓝光源夜间补光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3(2):75-79.
被引量:6
8
董新玉.
大理州低热区秧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4):38-38.
9
付为国,汤涓涓,尹淇淋,李萍萍,王纪章.
不同基质育秧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83-85.
被引量:23
10
张国良,杨洪建,邓建平,曹月乔,王菲菲.
江苏省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J]
.北方水稻,2014,44(3):74-7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292
1
黄灵丹,张丽娟,朱倩楠,曲继松.
补光灯类型对日光温室迷你型黄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2023,64(10):30-34.
2
孙向丽,张启翔.
丽格海棠对水分、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1,26(S1):192-197.
被引量:2
3
刘晓英,焦学磊,徐志刚,陈彬.
红蓝LED光对水稻秧苗形态建成的影响[J]
.照明工程学报,2013,24(S1):162-167.
被引量:7
4
李银华,耿凤梅,尹淑莲.
丽格海棠温室盆栽生产技术[J]
.北方园艺,2010(11):68-69.
被引量:1
5
赵志新.
北美海棠微扦插繁殖试验[J]
.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123-125.
被引量:18
6
程正海,玄英实,韩云哲,朴雪梅,柳洪良,徐伟豪,白雪峰,金浩.
不同水稻壮秧剂应用效果对比试验[J]
.延边农业科技,2012(1):4-6.
被引量:3
7
郑晓翠,王海波,王宝亮,王孝娣,魏长存,刘万春,何锦兴,刘凤之.
补光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及叶片质量的影响[J]
.中国果树,2013(2):31-33.
被引量:16
8
岳静,潘远智,鲜小林,陈睿.
光质和B_9对杜鹃花观赏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3,49(1):77-84.
被引量:9
9
张红艳.
植物生长灯在温室番茄生产中应用效果初探[J]
.辽宁农业科学,2013(1):72-73.
被引量:13
10
郭银生,张晓燕,邬奇,崔瑾.
光质对‘抗优63’杂交水稻幼苗器官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36(2):38-44.
被引量:11
1
黄丽芬,全晓艳,张蓉,袁毅,赵伟,姜玲玲,施金琦,庄恒扬.
光氮及其互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14,28(2):167-176.
被引量:22
2
田学军,陶宏征,沈云玫,袁寒,沈登荣,何超.
莠去津对南美蟛蜞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与细胞毒性[J]
.农药,2016,55(9):672-674.
被引量:2
3
施守杰,符云鹏,杨双剑,李炜,李宝宝,苏鹏飞.
遮阴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6,48(2):24-28.
被引量:14
4
魏胜利,王文全,秦淑英,樊仲亮.
桔梗、射干的耐阴性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1):52-57.
被引量:31
5
戢林,李廷轩,张锡洲,余海英.
氮高效利用基因型水稻根系形态和活力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3):4770-4781.
被引量:96
6
邵锦震,向显智,姚发兴.
不同光强下小麦幼苗NR活力与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变化的关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6):49-52.
被引量:3
7
严建民,翟虎渠,万建民,张荣铣,缪炳良,黄宝才.
几种重穗型杂交稻的耐荫性差异[J]
.江苏农业学报,2002,18(4):193-198.
被引量:6
8
胡佩,刘德辉,胡锋,沈其荣.
蚓粪中的植物激素及其对绿豆插条不定根发生的促进作用[J]
.生态学报,2002,22(8):1211-1214.
被引量:85
9
王瑞,刘国顺,陈国华,向德恩,吴云平.
光强对苗期烤烟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8):2072-2077.
被引量:27
10
郭瑞,曾榕,张金鑫,张秀丽,孙广玉.
低温后不同光强对烤烟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5,30(S1):225-230.
被引量:10
江苏农业科学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