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可治疗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以肝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肝铜含量测定、24小时尿铜排泄量、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测定仍是诊断此病可靠的依据;基因诊断能提高此病出现症状前及无症状杂合子的诊断。影像技术对判断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转归有益。锌剂、螯合剂是治疗本病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
吴斌
机构地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出处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7年第4期202-205,共4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Pediatrics)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铜
锌
螯合剂
儿童
遗传病
分类号
R742.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25.961 [医药卫生—儿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06
1
孟宪真,田厚振,梁红岩.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24例诊断体会[J]
.临床误诊误治,1993,6(5):216-216.
被引量:2
2
梁铁军,梁红岩,李希林,田厚振.
16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及CT结果分析[J]
.实用儿科杂志,1993,8(3):234-235.
被引量:3
3
王兴族,李传付,王宁新,王金萍,宋执云,杨任民,鲍远程.
38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肾声像图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3,2(2):58-61.
被引量:25
4
王敏.
肝豆状核变性6例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1994,7(1):14-15.
被引量:2
5
胡晓英,孙百鸣,赵世洪.
K-F环对肝豆状核变性诊断的价值[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11(3):184-184.
被引量:4
6
鞠浩,王晓梅,包萨仁,李雪梅.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与治疗(附60例报告)[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11(4):240-240.
被引量:4
7
高培毅.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磁共振影像诊断及评价[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510-510.
被引量:17
8
程敬亮,李树新,任翠萍,王秀玉,李荫太,汪浒,郭攻.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MRI表现(附13例报告)[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511-514.
被引量:15
9
马林,高元桂,蔡幼铨,梁燕,郭行高,梁丽.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MRI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515-518.
被引量:17
10
孙波,戴建平.
Wilson病脑MRI表现(附九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519-522.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5
1
李红,张慧君,李堂.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15例临床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1998,13(2):55-55.
2
高艳恒,张和平,戴晓峰,张岩.
肝豆状核变性头颅CT改变的临床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9):775-776.
3
刘铁,朱克勤,陈卫飞.
肝豆状核变性的肝影像学表现[J]
.放射学实践,2005,20(1):51-53.
被引量:1
4
沈伊娜.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诊断分析(附6例报告)[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999,1(2):115-115.
5
黄明,陈康宁.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附14例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11):1279-1280.
6
陈一东,崔向军.
易误诊为其他肝脏疾病的肝豆状核变性[J]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3):194-194.
被引量:3
7
崔爱勤,李扬波,陈玉平,张建斌,刘玉玺,徐家立.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3):195-196.
被引量:4
8
申绍夫.
19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J]
.中原医刊,2005,32(9):35-35.
9
赵雁翎,黄江兵.
首发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417-418.
被引量:1
10
周福平,胡和平,于凤海,颜壁霞,吴孟超.
铜代谢检测是避免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的重要手段[J]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8):592-59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韩理,王丽宏.
肝豆状核变性9例临床分析[J]
.农垦医学,2002,24(4):258-260.
2
焦辉,刁永恩,段峰,米艳红,杨伟宁.
肝豆状核变性一例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S1):81-81.
被引量:1
3
高艳恒,张和平,戴晓峰,张岩.
肝豆状核变性头颅CT改变的临床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9):775-776.
4
张玉兰,梅志勇,何展文,岑丹阳.
17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诊断分析[J]
.广东医学,2005,26(11):1537-1538.
被引量:1
5
黄丽华,胡秀荣,张琳.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16例诊治体会[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13(5):390-390.
被引量:1
6
韩方义.
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一例报告[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6(2):161-161.
7
陈炼,张本恕,王倩.
尿氨基酸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22(3):29-30.
被引量:1
8
周全胜,徐礼通,甘京洲,罗兰堂.
软坚糖浆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J]
.中国社区医师,2007,23(20):22-23.
被引量:1
9
丘小汕,黄婷婷,沈振宇.
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B03):173-174.
被引量:1
10
李文艺,杨文明.
Wilson病首发症状与误诊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8,21(5):85-86.
被引量:3
1
孟凡强,林凯,王善慧,王祖新,沈上,周岩,韩济生.
氟哌啶醇治疗后精神分裂症脑脊液CCK-8变化[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3):137-140.
被引量:1
2
唐盛孟,潘应元.
癫痫患者头发微量元素锌,铜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1,24(2):94-97.
被引量:2
3
王昭睿,李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治新进展[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323-324.
被引量:2
4
庄思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新进展[J]
.新医学,2000,31(3):133-134.
被引量:1
5
周路,张毓文.
关于高钙尿症的诊治新进展[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13(4):238-239.
被引量:1
6
姜林.
川崎病诊治新进展[J]
.南京部队医药,2001,3(3):75-77.
7
程杰梅,王小平.
小儿哮喘诊治新进展[J]
.医学动态,1996(2):7-9.
8
叶春风,刘燕玲,李国林,宋小华.
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误诊21例临床分析[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9):105-106.
被引量:4
9
郭淑娟,王琮民.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与半暗带锌离子水平的关系研究[J]
.重庆医学,2016,45(15):2055-2057.
被引量:1
10
董桂清,钱立群,金志娟.
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和铜蓝蛋白测定的意义[J]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2):115-115.
被引量:1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