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以前中药气味理论的源流与成就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资料考证、整理,发掘中药气味理论的源流与成就:《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气味理论的基础,气味理论到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在唐代大量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气味理论的进步,到北宋时气味理论得到新发展,南宋金元诸家结合临床,补充和延伸了气味理论,提出“气臭学说”,建立起新的气味理论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气味理论的内容。
作者
徐春梅
姚映芷
李肖涛
机构地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门诊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国医论坛》
2007年第4期41-44,共4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气味理论
源流
成就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3
1
贺福元,邓凯文,罗杰英,李博,贺庆平,刘文龙.
中药四性研究现状与设想[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8):72-75.
被引量:8
2
周正礼,李峰,李佳.
20种中药总糖含量与寒热药性关系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5-8.
被引量:21
3
彭淑红,黄丽萍,高小恒,张甦,余日跃,刘红宁,徐宁迎.
寒性中药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3064-3067.
被引量:20
4
邓家刚,秦华珍,刘磊,梁艳君.
中药四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4):3310-3312.
被引量:5
5
周韶华,潘五九,肖小河,赵艳玲,刘义.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
.中草药,2004,25(11):1230-1232.
被引量:50
6
李灵辉,张喜奎.
按“四气”划分西药属性的可行性初探[J]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5-7.
被引量:7
7
杨国营.
对417种植物类药与其中101种降压中药药性的比率分析[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3):22-22.
被引量:2
8
赵艳玲,肖小河,刘义.
热力学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4):291-293.
被引量:18
9
马振坤,刘更生.
舌诊应包含味觉诊察[J]
.现代中医药,2005,25(6):8-9.
被引量:1
10
张洁,吴强,林栋,陈传江,黄冬娥.
论药物的四气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作用[J]
.中国针灸,2006,26(1):72-7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张发艳,王世军.
国内中药四性研究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1316-1318.
2
朱明海.
我读《内经》说五味(下)[J]
.国医论坛,2014,29(4):64-66.
3
马晓萌,罗银河,伍晴,蒋屏,谢静,胡燕,黄婷,王孟清.
浅议“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9):5250-525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勇军,王钇杰,王有鹏,谷胜男,胡其回,王国杰,祝海波.
从脏腑气机升降论治儿童哮喘[J]
.中国中医急症,2022,31(7):1195-1198.
被引量:2
2
杨颖,王博寒,巫善珩,刘丽,史锁芳.
哮病伏饮病机理论源流考述[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7):3765-3768.
被引量:2
3
刘斯妤,郭凯,陈艳霞.
肖和印从风、痰、虚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J]
.中医药导报,2022,28(9):161-163.
被引量:4
4
刘宇,白丽,王盛隆,刘云,张文静,落超,樊康康,陈颖.
从“虚-痰瘀互结”论治过敏性哮喘验案一则[J]
.亚太传统医药,2023,19(5):107-111.
5
赵东凯,李若南,刘俊楠,杨桂仙.
从《丹溪心法》浅析哮喘[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6):602-605.
被引量:2
6
杨福双,王烈,孙丽平.
国医大师王烈运用十君子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9):4175-4178.
被引量:1
7
高芃,刘永平.
从“风痰虚”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J]
.广西中医药,2023,46(5):51-53.
被引量:2
8
汪严,雷柯,周永亮,于盼,郑彩霞.
消积豁痰汤加减联合玉屏风散对肺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42(3):233-238.
被引量:1
9
冯琪琪,秦艳虹,张民杰,李耀林.
从“金郁泄之”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J]
.河北中医,2024,46(8):1370-1373.
1
朱月香.
浅谈中药气味理论及其不足[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3):69-69.
2
颜正华,刘继廷.
简述药性理论[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89,16(6):22-22.
3
齐放,徐大鹏,李明.
浅析中药气味理论与方剂配伍的关系[J]
.天津中医药,2015,32(9):567-570.
被引量:8
4
于世杰,于文达.
《黄帝内经》药食气味理论对张仲景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3):466-467.
被引量:2
5
徐春梅,姚映芷,黄亚群.
试论中药气味理论的不足[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512-513.
被引量:3
6
王景霞,杨旭,张建军,黄斌,王淳,钟赣生,高琳,高学敏.
基于气味理论的酸甘化阴法本质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6):2075-2078.
被引量:18
7
王杰,唐诗.
浅谈《内经》药食之气味[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1):84-85.
被引量:3
8
李翠娟,孙理军.
论《诸病源候论》对中医体质理论的贡献[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5-6.
被引量:4
9
陈涧昱,叶进.
魏晋南北朝医学研究纵览[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0):65-68.
10
李硕,鞠宝兆.
《黄帝内经》药食气味理论发生学思考[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14-15.
被引量:3
国医论坛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