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麻黄入药须先煎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麻黄入药须先煎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317500)陆维承【关键词】麻黄入药先煎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汗、平喘,利水作用,现医生处方中使用麻黄皆不先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麻黄煎法未作要求。笔者根据临床并结合麻黄...
作者
陆维承
机构地区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
出处
《吉林中医药》
1997年第1期39-39,共1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麻黄
入药
先煎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90
1
吴慧.
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度量衡[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3):7-18.
被引量:27
2
程磐基.
宋元明清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7):6-8.
被引量:51
3
陈晓城.
麻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58-59.
被引量:58
4
陈康,林文津,林励.
中药麻黄炮制前后生物碱和挥发油的变化[J]
.中成药,2005,27(2):173-176.
被引量:10
5
郝万山.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3):48-51.
被引量:113
6
李广胜,孟杰,胡兆祥.
小议《伤寒杂病论》中麻黄之用法[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1):12-13.
被引量:5
7
陈勇,沈少林,陈怀侠,韩凤梅.
HPLC-ESI-ITMS^n法鉴定麻黄碱及其大鼠体内主要代谢产物[J]
.药学学报,2005,40(9):838-841.
被引量:26
8
刘国清,罗佳波,莫志贤,余林中,李祖国.
麻黄汤及其效应成分对小鼠的发汗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2):3-5.
被引量:12
9
郭冷秋,张鹏,黄莉莉,许光辉.
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06,34(4):51-53.
被引量:132
10
李国桢,龚千锋,朱小华.
麻黄炮制前后生物碱含量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8(4):36-3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8
1
吴文.
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探讨[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4):364-365.
被引量:1
2
张苗海.
对麻黄“去节 先煮 去上沫”的认识与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11-12.
被引量:15
3
俞励平,梁晓亮,曾永长,罗佳波.
麻黄“上沫”成分的热分析TG-DTG-DSC及热解-GC-MS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3):94-97.
被引量:21
4
李敏,王阶,何庆勇.
麻黄历代剂量演变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728-2731.
被引量:4
5
成睿珍,张春艳,高大伟.
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及其解说的古今考证[J]
.中国现代中药,2016,18(5):657-660.
被引量:12
6
陈燕,朱佳.
朱佳教授治疗老年性哮喘[J]
.吉林中医药,2017,37(3):234-237.
被引量:2
7
成睿珍,张春艳,李玥,赵静.
基于UPLC-DAD-TOF/MS结合HPLC-UV法的麻黄“先煎去沫”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J]
.中草药,2018,49(8):1919-1923.
被引量:8
8
杨文华,王莹,潘霖,李佳怡,张安特,雷珍珍,薛春苗.
麻黄“先煮”“去沫”理论的历史演变规律与探讨[J]
.中南药学,2024,22(8):2206-2211.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周宜,邓蓝冰,宁晨旭,王勃,吕辰子,孙劲松,周游宇,孟祥龙.
没药热解特性与炮制相关性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5):1760-1767.
被引量:2
2
何莉娜,黄仕沛.
《古今录验》续命汤小议[J]
.河南中医,2010,30(5):443-444.
被引量:11
3
俞励平,梁晓亮,曾永长,罗佳波.
麻黄“上沫”成分的热分析TG-DTG-DSC及热解-GC-MS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3):94-97.
被引量:21
4
刘维海.
试论《伤寒论》太阳经本证汗法汤方几个应用特点[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7):129-131.
被引量:1
5
孙雪文,韩凤芹,张志涛,张新国.
麻杏石甘汤煎煮方式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黏液分泌和急性低氧环境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6):30-32.
被引量:11
6
马俊楠,孟祥龙,张朔生.
没食子酸的热解与燃烧动力学特性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5):468-471.
被引量:7
7
孟祥龙,马俊楠,崔楠楠,平宇航,李坤,张朔生.
基于热分析的炉甘石煅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303-4308.
被引量:10
8
孙雪文,王晓华,张志涛,刘红珍.
麻杏石甘汤不同煎煮法对哮喘模型小鼠MUC5AC和HIF-1α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11):1507-1509.
被引量:7
9
张碧玉,邱宝玉,黄南龙.
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J]
.海峡药学,2014,26(1):39-42.
被引量:6
10
韩凤芹,孙雪文,王晓华.
麻杏石甘汤两种煎煮方法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急性缺氧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8):1885-1886.
被引量:7
1
陈锐(审校).
酸枣仁汤临床新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3(7):22-22.
2
小偏方[J]
.医食参考,2014,0(11):23-23.
3
金艳.
珍珠母重镇安神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杂志,2017,52(5):388-389.
被引量:51
吉林中医药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