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用锐线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钒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HNO3介质中,钒(v)对偶氮砷Ⅲ有褪色作用,且褪色的程度与钒的含量呈线性关系。在原子吸收仪器上增置简易比色皿托架,由此建立锐线光谱光度法测定钒的新方法。
作者
杨艳
汪君
机构地区
乌鲁木齐煤矿技工学校
核工业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7期2-3,共2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钒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
偶氮砷Ⅲ
褪色
分类号
O614.511 [理学—无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8
1
岩石矿物分析编写组.岩石矿物分析 第一分册[M](第三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568-569.
2
杨重九.
用原子吸收仪进行钛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J]
.岩矿测试,2001,20(3):234-236.
被引量:1
3
张瑛,王翀煜,俞伟.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J]
.化学分析计量,2001,10(6):10-12.
被引量:4
4
韩佳莹.
用钽试剂—氯仿萃取比色法测定钒的含量[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4):24-26.
被引量:2
5
王艳君,蒋晓光.
ICP-AES法测定氧化铝粉中硅、钙、铁、钛、钒和锌[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2,8(1):31-33.
被引量:7
6
梁雪明,林青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钢中的钒[J]
.冶金分析,1989,9(5):51-52.
被引量:2
7
严规有,袁伟力.
钢铁中微量钒的催化极谱测定[J]
.湖南冶金,1989(1):20-21.
被引量:1
8
鲍所言,李书存,孟凡辉,王桂花,石生勋.
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钒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22(2):284-28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蒋治良,覃诚真,蒋治利.
银(Ⅰ)-α,α′-联吡啶-过硫酸盐-荧光黄催化体系的二次微分极谱研究[J]
.化学世界,1995,36(8):435-437.
被引量:3
2
万家亮.现代光谱分析手册[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岩石矿物分析编写组.岩石矿物分析(第一分册),第三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484,485-496.
4
岩石矿物分析编写组,岩石矿物分析.1(第3版),1991年,36页
5
Kiyoshi Hasebe,Teiji Kakizaki,Hitoshi Yoshida. Determination of traces of vanadium with the catalytic maximum wave in differential pulse polarography[J] 1985,Fresenius’ Zeitschrift für Analytische Chemie(5):486~490
6
黄俭根,施踏青,邱澄铨.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研究[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8,34(1):20-21.
被引量:6
7
刘长久,张华.
阻抑甲苯胺蓝褪色指示反应动力学法测定痕量碘[J]
.分析化学,1998,26(2):222-225.
被引量:27
8
俞英,洪朝辉.
新试剂糠醛缩7-氨基-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催化荧光测定超痕量钒(Ⅴ)[J]
.化学试剂,1998,20(5):289-291.
被引量:5
9
韩虹.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Fe(Ⅲ)-乙基紫-H_2O_2体系[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9,35(3):121-121.
被引量:9
10
杨春霞,李慧芝,安贵祥,王淑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研究[J]
.稀有金属,2000,24(1):78-8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4
1
王惠敏,林雪梅,梁智红,张彩云.
ICP-AES法同时测定玻璃组份中的Ca、Mg、Ti、Fe、Pb、Cd、Al、Si、B、Zn、Cu元素[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5,11(2):114-116.
被引量:5
2
关翠林,张金娥.
痕量钒的分析进展[J]
.化学分析计量,2006,15(2):68-71.
被引量:8
3
李跃平,刘斌,张洁,吴豫强.
ICP-AES法测定高纯氧化铝中氧化镁和氧化钙[J]
.铝镁通讯,2006(2):45-46.
被引量:1
4
赵丽杰,赵丽萍,王建雅.
改进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微量钒[J]
.化工环保,2006,26(5):436-439.
被引量:4
5
侯明,冯丽娥,蒋治良.
吖啶橙-PAR-钒(Ⅴ)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的研究及分析应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2):476-478.
6
薛泽春,李连之,刘颖.
对从废钒触媒中回收五氧化二钒实验的改进[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3):16-17.
被引量:1
7
陈亚红,田丰收,黄凤羽.
酶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痕量钒(Ⅴ)[J]
.冶金分析,2014,34(1):59-62.
被引量:2
8
刘文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氧化铬绿中的钒[J]
.天津化工,2017,31(3):52-53.
9
胡向平,杨斌,刘向东,徐华峰,徐光以,梁立新.
ICP-AES法测定玻璃态偏磷酸铝中着色杂质元素研究[J]
.广东化工,2017,44(22):142-143.
被引量:1
10
王小青.
微波消解-ICP快速测定酸法氧化铝中硅铁钙镁[J]
.世界有色金属,2020,45(15):122-123.
同被引文献
21
1
谢建鹰,吴端斗.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量钒[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3):30-31.
被引量:2
2
邹宝方,何增耀.
钒的环境化学[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3,15(1):26-31.
被引量:19
3
李小平,张似蓉.
土壤中钒的测定方法探讨[J]
.上海预防医学,1995,7(6):255-256.
被引量:2
4
赵万杰.
N_2O-C_2H_2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土壤中痕量钒—有关干扰作用[J]
.西南工学院学报,1994,9(4):75-83.
被引量:5
5
田莉玉,贾健秀,刘淑芹.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钒[J]
.吉林地质,2004,23(4):106-108.
被引量:1
6
廖庆平.
水中钒和钛的线性扫描催化极谱法连续测定[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7):872-872.
被引量:5
7
潘应元,王静兰,陈玉香,潘晓晶.
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钒[J]
.青岛医学院学报,1995,31(3):205-207.
被引量:2
8
赵万杰.
N_2O—C_2H_2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铍和钒[J]
.西南工学院学报,1995,10(2):55-61.
被引量:2
9
罗晓艳,管红利.
苯菲尔溶液中钒分析方法的探讨[J]
.化肥工业,2005,32(4):49-51.
被引量:2
10
白玲,任建敏,陈思钦.
茶枯、人发中痕量钒的测定方法[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8(2):248-25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杨金燕,杨锴,李廷强,唐亚,黄仁豪.
环境样品中总钒、钒(V)和钒(Ⅳ)分离测定方法探讨[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3):518-52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黄婉玉,樊虎玲,邱梅,曲东.
添加V(Ⅴ)对厌氧水稻土中Fe(Ⅲ)还原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9):189-194.
被引量:1
2
何建州,杨金燕,田丽燕,唐亚.
Bioaccessibility of Vanadium from Soil and Mineral Measured by in vitro Model[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13(10):2142-2146.
被引量:2
3
段骏,贾蓉,曲东.
厌氧培养体系中V(V)与Fe(Ⅲ)还原之间的电子竞争[J]
.水土保持学报,2014,28(3):264-270.
被引量:2
4
樊灏,杨金燕,边静虹,何建州,唐亚.
V(Ⅴ)与V(Ⅳ)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8):1-7.
被引量:2
5
钟敏,曾英.
PAR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钒(Ⅴ)和钒(Ⅳ)[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2):134-138.
被引量:1
6
魏清清,李姜维,杨金燕,于昌平,鲁荔.
钒抗性微生物的筛选[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5):1073-1076.
被引量:3
7
钟礼春,黄艺,倪师军,卢慧林,刘再冬.
攀枝花巴关河渣场浅层地下水中钒的赋存形态及影响因素[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37(2):263-266.
被引量:7
8
Yu-Hui Xu,Jen-How Huang,Helmut Brandl.
An optimised sequential extraction scheme for the evaluation of vanadium mobility in soil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7,29(3):173-183.
被引量:1
9
伏媛,李迅,余雪梅,王洪婷,贺敏婕,张杰,彭书明.
耐钒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去钒能力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0):287-292.
1
黄运显.
金属锂中铁,镍,铜,锰,镁,铬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J]
.青岛化工,1991(4):17-20.
2
聂晓艳.
不同酸性介质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铟元素的影响[J]
.广东化工,2015,42(12):197-197.
被引量:3
3
梁永锋.
难溶无机化合物溶解度的定量研究初探[J]
.庆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77-79.
被引量:1
4
陶长嘉.
线光谱背景浅说[J]
.光谱实验室,1990,7(4):106-112.
5
杨桂平.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阳极铜中的金量[J]
.甘肃冶金,2011,33(6):94-95.
6
江强明,陈绍辉.
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初探[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96-98.
被引量:4
7
张志伟,王晓娟,任艳军.
电荷补偿剂增强的Ca_(2.96)Eu_(0.04)(PO_4)_2红色荧光粉[J]
.发光学报,2014,35(9):1071-1075.
被引量:6
8
张敏,黄永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初探[J]
.化工高等教育,2002,19(3):76-77.
被引量:3
9
刘达炯.
标准加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纯稀土产品中的微量钙[J]
.江西有色金属,2000,14(3):40-42.
被引量:2
10
孙长峰.
金属卟啉化合物合成研究初探[J]
.山东化工,2013,42(10):22-24.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