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经济理性、重建生态理性——高兹的现代性方案述评
被引量:13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9,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3
-
1Andre Gorz,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Verso,1989,pp.111-112,pp.109-110,pp.20-27,pp.107-108,p.124,p.113,pp.1-2,p.1.
-
2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South End Press,1980,p.5,p.16.
-
3Andre Gorz,Capitalism,Socialism Ecology,Verso,1994,p.32,p.33,pp.32-33,p.95,p.34,p.38.
同被引文献108
-
1程相占.作为关怀美学的生态美学[J].社会科学家,2019,0(10):8-13. 被引量:3
-
2王建军.《老子》生态智慧解读[J].宗教学研究,2000(2):36-41. 被引量:6
-
3董玉庭.论法律原则[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6):66-68. 被引量:14
-
4徐嵩龄.生态意识 生态伦理学·理性生态人[J].森林与人类,1997,0(2):2-5. 被引量:13
-
5李超.论儒家的生态伦理自然观——“时中”生态智慧与同心圆生态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42-146. 被引量:11
-
6马遥.自由主体与双重超越:安德烈·高兹的政治生态学[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2):94-97. 被引量:1
-
7庞凌.法律原则的识别和适用[J].法学,2004(10):34-44. 被引量:84
-
8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44-55. 被引量:455
-
9陈学明.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6):61-69. 被引量:19
-
10斯科特·拉什,王武龙.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4):52-63. 被引量:318
引证文献13
-
1薛晓源.生态风险、生态启蒙与生态理性--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战略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1):20-25. 被引量:15
-
2潘斌.风险社会与生态启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2):39-43.
-
3马勤,刘青松.企业向“生态成长模式”转变的对策探讨——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40-143.
-
4龙正荣.生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评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6):5-7.
-
5王江.环境法“损害担责原则”的解读与反思——以法律原则的结构性功能为主线[J].法学评论,2018,36(3):163-170. 被引量:25
-
6张钰,袁祖社.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超越[J].广西社会科学,2017(5):58-62. 被引量:7
-
7冯旺舟.技术的异化与国家的转变——论安德烈·高兹对资本主义的批判[J].山东社会科学,2019,0(7):21-27. 被引量:3
-
8梁正海,柏贵喜.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实践理性的宏观思考与微观解读[J].铜仁学院学报,2019,21(5):82-90.
-
9王腾.我国农民理性的嬗变逻辑及其生态理性的重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6):47-54. 被引量:5
-
10刘旭娜.论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价值意蕴[J].理论界,2021(2):15-21.
二级引证文献59
-
1王钧意.传统的脆断:一种渔村流变的解释框架——基于桑岛村的实地调研[J].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20(1):95-108. 被引量:1
-
2陈文.刑法法益语境下的生态人格[J].社会科学家,2019,0(12):132-139. 被引量:2
-
3陈星烨.环境法国家理论的法哲学思考[J].区域治理,2018,0(40):267-267.
-
4彭金玉.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政治化路径探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0):12-14. 被引量:1
-
5冯志宏,杨亮才.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治理[J].改革与战略,2009,25(8):30-32. 被引量:2
-
6刘振江.论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11):47-48. 被引量:1
-
7胡帆,高跃辉.文明进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基于科技与人文关系的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774-779.
-
8薛冰,张伟伟,陈兴鹏,耿涌,任婉侠.关于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28(11):24-29. 被引量:11
-
9马波.论生态风险视域下政府生态安全保障责任之确立[J].法治研究,2013(4):55-61. 被引量:4
-
10马波.生态安全法治保障论[J].河北法学,2013,31(5):72-79. 被引量:9
-
1张云龙.交往与共识何以可能——论哈贝马斯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9(6):45-49. 被引量:5
-
2李佃来.重置理性的路标:哈贝马斯现代性批判之维[J].求是学刊,2005,32(2):32-38. 被引量:8
-
3蒋益.古今自然观的反思与现代性方案的重构——以费尔巴哈、马克思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切入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32(2):26-31.
-
4王小章.现代性的辩证法——从现代性方案到现代性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3):11-18. 被引量:2
-
5孙恺临.政治哲学的起源与回归——施特劳斯对“苏格拉底问题”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6):59-65.
-
6孟庆坤.论酒神精神的审美救赎功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93-94.
-
7邹晓燕,杨丽珠,张秀春.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自我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2):20-22. 被引量:7
-
8傅永军,商祥江.现代性重建与后现代主义批判——哈贝马斯对后现代的回应[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9-14. 被引量:4
-
9罗朝明.从快乐算术到监控社会:现代性的情感筹划[J].江海学刊,2017(2):110-118. 被引量:4
-
10靳海山.平等的伦理秩序[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41-46.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