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杂棉17F_1在安徽宿松县的种植表现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0-30,共1页
China Cotton
-
1段献民,鲁国梁.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了结论——湖北适宜种植转Bt基因棉[J].农药市场信息,2005,0(9):25-25.
-
2吴昭华,虞邦富,李先发.杂交棉稀植大棵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4):72-73. 被引量:1
-
3王吉勋.长江中游棉区发展杂交棉的前景与战略[J].湖南农业科学,1998(3):20-21.
-
4刘功华.转Bt基因抗虫棉研发获重大进展[J].山东农药信息,2005(6):20-21.
-
5姜玉英.2000年长江中游棉区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分析[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4):21-22.
-
6黄民松,万鹏,吴孔明,吴金萍,樊孝贤,李明福.长江中游棉区转CryⅠ A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J].棉花学报,2002,14(5):283-286. 被引量:6
-
7安徽宿松县柳坪乡考察归来话种茶[J].茶叶世界,2009(10):40-40.
-
8刘新稳,田绍仁,柯兴盛,杨绍群,肖水平.长江中游棉区西瓜—棉花—大白菜—菠菜连作套种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2-64. 被引量:2
-
9邱晓红,黄民松,荣秀兰,万鹏,吴金萍.转Bt基因棉田朱砂叶螨及其天敌生态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3):331-334. 被引量:5
-
10张教海,别墅,王孝刚,唐仕芳.长江中游棉区棉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棉花,2002,29(7):2-4.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