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麦套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麦套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任耀全阮庆友李建桥刘吉刚陈斌(济宁市任城区农业局272100)1994~1996年先后在安居、李营和石桥三个乡镇麦套玉米田中进行芽后除草药剂筛选、田间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三年来,全区共应用55000亩,除草效果均在90%以...
作者
任耀全
阮庆友
李建桥
刘吉刚
陈斌
机构地区
济宁市任城区农业局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3期43-43,共1页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套作
化学除草
分类号
S451.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
1
王光耀 江国铿 等.乙草胺对玉米药害的研究.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301-304.
2
张寿江,孙传宏,王长强,邢佑博,张家森,高德平.
麦套玉米化学除草施药时期及用药量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1997,29(2):34-35.
被引量:4
3
中国农垦进出口公司,农田杂草化学防除大全,1992年,368-369775-778页
4
王光耀,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301页
5
汪光耀,江国铿,贾春虹等.乙草胺对玉米药害的研究[R].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301-304
6
王金信.
山东省夏玉米田杂草发生及其化学防除[J]
.农药,1998,37(1):13-14.
被引量:7
7
卢向阳,徐筠,李孙荣.
玉米地如何用好乙莠和丁莠悬乳剂[J]
.植物保护,1998,24(5):46-47.
被引量:5
8
刘峰,王金信,慕卫.
40%乙·氰水悬乳剂防除玉米田杂草研究[J]
.农药,2000,39(4):34-35.
被引量:10
9
赵德友,李美,于建垒,宋国春,李以三.
几种除草剂及其混剂药效及对玉米安全性评价[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4):433-43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赵德友,李美,祁力钧,杨崇良,于建垒,宋国春,王世强,李以三.
乙草胺玉米苗后除草技术田间试验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4):499-503.
被引量:4
2
赵德友,李美,于建垒,宋国春,李以三.
几种除草剂及其混剂药效及对玉米安全性评价[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4):433-43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赵德友,李美,祁力钧,杨崇良,于建垒,宋国春,王世强,李以三.
乙草胺玉米苗后除草技术田间试验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4):499-503.
被引量:4
2
张云鹏,何林,陈国庆,刘开林,马超.
温湿度对3种酰胺类除草剂毒力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1):123-126.
被引量:2
3
何永福,陆得清,叶照春,聂莉.
50%乙草胺对旱地杂草辣子草防除效果研究[J]
.植物保护,2007,33(4):132-134.
被引量:15
4
何永福,陆德清,叶照春,聂莉.
玉米地化学除草试验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6):71-73.
被引量:8
5
周映霞,宁爱民,裴福云,高亚琳,王振香.
草净津合成技术的改进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6):637-640.
6
朱文达,何燕红,杨峻,聂东兴,李林.
杂草防除对油菜田间透光率、养分和水分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08,35(6):557-562.
被引量:33
7
王恒亮,张永超,吴仁海,原京超,姚嫣萍.
氰草·莠去津悬浮剂对玉米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
.农药,2011,50(2):150-152.
被引量:2
8
陈磊,陆信仁,王世忠,何欢宇,黄淼.
几种除草剂在直播芹菜田的应用技术研究[J]
.长江蔬菜,2013(24):62-64.
被引量:1
9
周丽霞,赵鑫,李喆,韩凤英,王绍敏.
苯唑草酮及其混剂防治玉米田杂草的效果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4):80-83.
被引量:15
10
刁立功.
几种除草剂防除玉米田间杂草药效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8):75-77.
被引量:9
1
刘永红,柯国华,王长明.
加强麦套玉米的穿林期管理[J]
.农技服务,1997,14(4):16-17.
2
李春祥.
小麦套玉米的新形式[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4,22(1):10-11.
被引量:2
3
凌云.
麦套玉米要早追拔节肥[J]
.农村科技开发,2001(7):30-30.
4
张寿江,孙传宏,王长强,邢佑博,张家森,高德平.
麦套玉米化学除草施药时期及用药量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1997,29(2):34-35.
被引量:4
5
高士龙.
麦套玉米关键技术[J]
.农业知识,1998(5):4-4.
6
马新明,孙敦立.
砂姜黑土麦套玉米种植模式及生态效应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26(4):370-374.
被引量:2
7
周晓冬,王国辉.
提高和保证麦套玉米种植密度的有效途径[J]
.现代农业,2010(10):40-40.
8
杨建功,陶卫星,顾海燕,吴彦梅,李栋,秦占良.
小麦套种饲用甜菜经济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2003,44(3):26-27.
被引量:1
9
周敬文,何福全,郑云英.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河北农业,2005(4):21-22.
10
杨建林.
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方法[J]
.中国植保导刊,2003,23(2):32-32.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