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年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分析 被引量:1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异同,以便据此进行适当干预。方法:选择39例30~40岁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青年组,42例60~78岁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老年组,收集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饮酒,计算吸烟指数(支/d×吸烟年数)、饮酒指数(g/d×饮酒年数)。对心理状态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计分。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指数、饮酒指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抑郁、焦虑+抑郁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各有特点,青年组与吸烟、大量饮酒有关,其中吸烟是青年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年组心理表现以焦虑为主,老年组则以抑郁为主。可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心理、行为等干预。
作者 李跃洲
出处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8期638-639,共2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0

  • 1徐景波,孟昭兰,王丽华.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5,18(3):134-139. 被引量:47
  • 2陈建平,顾卫平,卢尔滨,杨丽春.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3):142-144. 被引量:144
  • 3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塞1972-1983年住院病例的临床概况及发病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5,13:162-165.
  • 4李心天.医学心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11-215.
  • 5张心忠 张心华.青年心肌梗塞30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1989,6:37-37.
  • 6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74-76.
  • 7Li Dongguang,高血压杂志,1997年,5卷,145页
  • 8张心忠,临床内科杂志,1989年,6卷,37页
  • 9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5年,13卷,162页
  • 10Horner S L, eds.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Applications and techniques[M]. Sandiego: Californialippincott Company, USA,1983:9

共引文献62

同被引文献123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7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