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知干预对服毒自杀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服毒自杀多是在精神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严重消极行为。研究表明,自杀患者往往存在消极的应付方式。但对服毒自杀这一特殊的自杀群体的应付方式研究较少,笔者对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服毒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
王学勤
黄麦华
机构地区
泰安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8期713-713,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al Science
关键词
服毒自杀患者
认知干预
应对方式
应付方式
消极行为
精神因素
服毒患者
急诊科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1
王长远,姜凤英,孙长怡,王晶,秦俭.
急诊服毒自杀病例170例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860-860.
被引量:4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16.
3
殷维珍,谭诗云.
近10年服毒自杀者心理社会因素变化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7):646-646.
被引量:2
4
赵俊环,曹瑾玲.
心理指导对服毒自杀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514-151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周昭君.
84例自杀病人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04-204.
被引量:4
2
赵万里,门新栋,席小玲.
药物中毒者心理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1995,10(8):34-35.
被引量:7
3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217-217.
4
Wasserman D.Suichde:an unnecessary death.Stockholm:Martin Dunitz,2001.101-108.
5
Phillips MR,Yang GH,Zhang YP,et al.Risk factor for suicide in China:a national case-control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Lancet, 2002, 19(1): 1728-1736.
6
霍景山,张作记,王传运,田明国.
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6):650-651.
被引量:5
7
孙月吉,刘启贵,姜潮,贾树华,周莉,胡冬梅,孙燕,王蕾,Zhang Jie,Conwell Y,Wieczorek W.
66例完成自杀者的心理剖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190-193.
被引量:14
8
颜廷健.
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J]
.人口研究,2003,27(5):73-78.
被引量:60
共引文献
53
1
周跃萍,马剑虹,周莲英.
关于城市居民心理凝聚感与压力源关系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4,27(4):964-966.
被引量:4
2
王莉华,孙若鹏,张红静,郭敏慧,杨金芝.
哮喘儿童焦虑情绪与唾液SIgA测定[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2):127-129.
被引量:7
3
宋全芳.
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睡眠障碍临床对照观察[J]
.天津药学,2004,16(3):20-21.
被引量:10
4
胡蕾,唐茂芹,刘照旭,黄劲松.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
.山东精神医学,2004,17(3):152-154.
被引量:3
5
刘晓辉,崔淑芳.
新兵心理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调查[J]
.人民军医,2004,47(9):502-503.
被引量:5
6
张志群,郭兰婷.
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7.
被引量:21
7
李文学,张文新,付绪杰.
冠心病患者伴抑郁行心理治疗对其心绞痛和心电图的影响[J]
.实用医药杂志,2004,21(12):1065-1067.
被引量:3
8
甘景梨,胡兴焕,高存友,李晓琼,杨代德,张伟红.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关联性负变异常变化及临床随访[J]
.四川精神卫生,2005,18(1):1-4.
被引量:1
9
许汝钗,宋兰萍,张英,高博文,崔向莉,哈建华.
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心理行为关系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74-576.
被引量:12
10
孙华,陈平.
氟西汀参与耳鸣治疗的意义[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13(2):91-93.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6
1
李芳健,何凤生,崔树伟,侯强,闫永建,费立鹏.
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的随访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643-643.
被引量:8
2
赵俊环,曹瑾玲.
心理指导对服毒自杀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514-1515.
被引量:2
3
虎晓岷,尹晓涛,王家同.
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6):1523-1525.
被引量:14
4
徐东,费立鹏,王志青,张艳平,张学立,许永臣,曹孔敬.
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自杀强度和生活满意度的比较[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600-602.
被引量:16
5
刘丰玲,王玉娥,张海霞,尹淑香,郭云铎.
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干预[J]
.护理学杂志,2006,21(17):61-63.
被引量:16
6
付玉香,沈俊莲,党伟,张德利,张红梅.
心理干预对自杀未遂青年的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8):571-574.
被引量:8
7
汪向东 王希林 骊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0-223.
8
殷大奎.齐心协力 脚踏实地 全面推进新世纪精神卫生工作——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01).
9
徐东,张学立,曹孔敬,许永臣,费立鹏.
农村地区农药与非农药自杀医疗费用负担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4):308-308.
被引量:3
10
徐东,张学立,李献云,费立鹏,曹孔敬,张艳萍,杨甫德,许永臣.
自杀未遂者出院18个月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3):157-16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徐东,张学立,李献云,牛雅娟,张艳萍,王绍礼,杨甫德,曹孔敬,许永臣.
社会心理干预对自杀未遂者的效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24-29.
被引量:19
2
陈云秀,宋文英.
心理干预对轻生者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66-6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何县利,陈李静,李雪平,吴建书.
抑郁发作住院患者自杀的特征与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228-229.
2
徐东,李献云,张学立,王绍礼,童永胜,杨甫德,曹孔敬,许永臣.
重复与单次自杀行为者的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2):111-115.
被引量:9
3
段艳平,陈林,刘艳红,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志宇,黄毅,孙静,王小平,李惠春,张晋碚,司天梅.
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5):357-361.
被引量:20
4
姜树强,张建玲,李玲,龙丽娟,稽慧珍,温静,饶才辉,牛凤各.
心理健康促进与心理干预对职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观察[J]
.人民军医,2014,57(5):525-527.
被引量:6
5
张建玲,姜树强,李玲,龙丽娟,嵇慧珍,温静,饶才辉,牛凤各.
职业人群序贯化心理健康促进策略与效果评价[J]
.空军医学杂志,2014,30(1):40-43.
6
徐东,李献云,安静,梁红,童永胜,王绍礼,杨甫德,张学立,曹孔敬.
自杀未遂者的综合评估及与六年内再次自杀关系的分析[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5):298-302.
被引量:6
7
陈淑娟,徐柳柳,杜鹃.
围住院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分析与干预[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5,29(2):670-673.
被引量:6
8
林艺兰,张琼花.
厦门市居民2005—2014年自杀死亡特征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6,14(9):37-39.
被引量:4
9
娄湘红,林玲,胡德英.
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措施探讨[J]
.护理学杂志,2016,31(10):48-50.
被引量:4
10
王明月,刘伟.
割腕自杀未遂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探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119-121.
1
王学勤,黄麦华.
服毒自杀患者心理干预[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3):262-262.
被引量:2
2
李秀珍,秦爱粉,等.
对50例住院精神病人出现消极行为的临床分析[J]
.河北精神卫生,1996,9(1):26-27.
3
周作霞.
服毒自杀患者救活期间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4):103-103.
4
徐承敏.
护理的消极行为及其变革[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1):538-539.
5
于伟文.
精神科急诊患者就诊的安全管理[J]
.上海护理,2008,8(6):75-76.
被引量:7
6
张育红,苏保育.
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家属病耻感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7):95-96.
被引量:6
7
卢菊清.
浅谈消极患者的心理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2):1195-1195.
8
马鸿燕.
继续护理教育中消极行为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农垦医学,2008,30(4):322-323.
9
杨淑萍,杨青,田美欣.
中风后抑郁中医护理研究现状[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53-54.
被引量:10
10
诸葛麟骧,施慎逊.
氯氮平合用磺胺甲基异噁唑所致白细胞计数下降1例[J]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1):38-38.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