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钱币》
2007年第3期26-32,共7页
China Numismatics
同被引文献100
-
1耿曙生.论“贝”成为我国货币的年代[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5):104-107. 被引量:3
-
2戴志强.解读中国钱币市场[J].收藏界,2007(2):87-90. 被引量:1
-
3罗丰.北周史君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仿制品析[J].文物,2005(3):57-65. 被引量:13
-
4冯飞龙.警惕废弃的钱币钢模被利用[J].收藏,2007(1):126-127. 被引量:1
-
5王永生.“高昌吉利”钱币考——兼论隋唐之际高昌地区的文化融合[J].西域研究,2007(1):57-64. 被引量:16
-
6郑瑾.关于宋代货币私铸的几个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1):56-63. 被引量:3
-
7蒋立场.清末银钱比价波动与地方官府赋税征解(1901-1911)[J].安徽史学,2007(1):42-46. 被引量:2
-
8范丽敏.从“大夏真兴”钱看大夏国经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11-12. 被引量:4
-
9孙浩.李伯琦《中国纪念币考》手稿中的民国初年金银纪念币[J].中国钱币,2007(1):3-8. 被引量:3
-
10岑凯杰.论黎元洪开国纪念币戴帽版[J].中国钱币,2007(1):8-9. 被引量:1
-
1文京雄.“拿来主义”与创新吸收[J].中国高新区,2008(10):116-116.
-
2韩景学.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2):94-95. 被引量:6
-
3王莹,李荣健.美国的“拿来主义”与早期工业革命[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103-107. 被引量:1
-
4杨伯达.辽金玉的特色及其与宋玉的异同[J].美术观察,1996(5):69-70. 被引量:1
-
5试析当代修志的“拿来主义”[J].沧桑,2013(1):192-192.
-
6李鸿然.鲁迅与历史遗产[J].历史研究,1978(2):20-29.
-
7郭维森.文网史话[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79,16(2):87-90.
-
8钟非凡.韩江雪 三分纯模仿,七分伪创新[J].三月风,2009,0(5):35-35.
-
9郭洪亮.试论孙中山的文化观[J].中华文化论坛,2004(2):99-102.
-
10于波.孙中山创新精神成因浅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5):5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