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政策:实现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的基本途径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作者
范恒山
机构地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
出处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共2页
CHINA REFORM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区域政策
协调发展机制
科学发展观
区域发展
优势互补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52
1
孙天琦.
我国各省与全国经济景气的同步性研究(1953—2004)[J]
.经济研究,2004,39(8):27-37.
被引量:40
2
李健,邱立成,安小会.
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121-125.
被引量:65
3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J]
.广西节能,2004(4):38-38.
被引量:3
4
章波,黄贤金.
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22-25.
被引量:103
5
郭庆旺,贾俊雪.
中国省份经济周期的动态因素分析[J]
.管理世界,2005,21(11):50-58.
被引量:31
6
于丽英,冯之浚.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
.中国软科学,2005(12):44-53.
被引量:137
7
李会欣.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J]
.能源与环境,2006(1):28-31.
被引量:6
8
马江.
成都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4):155-158.
被引量:9
9
颜建军,游达明.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3):45-47.
被引量:10
10
袁钢明.
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J]
.经济研究,1996,31(10):49-56.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4
1
李宁,赵伟.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措施研究[J]
.生态经济,2010,26(8):37-40.
被引量:13
2
张文彬,龚群.
中国省份工业经济短期波动的相似性:典型化事实[J]
.中国市场,2011(11):55-62.
被引量:1
3
李宁,丁四保,赵伟.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与优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157-163.
被引量:12
4
陈秀山,张帆.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
.学习与实践,2012(10):5-1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叶梅.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
.河北学刊,2011,31(3):159-161.
被引量:7
2
樊元,刘国平.
基于熵值法的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16):38-43.
被引量:8
3
孙久文,丁鸿君.
中原经济区“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灵宝市为例[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3):8-12.
被引量:1
4
樊元,刘国平.
中国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11(5):131-133.
被引量:8
5
方月梅,张晓玲.
以循环经济牵引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J]
.资源与产业,2011,13(6):1-5.
被引量:6
6
盛普,贾兴隆.
关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体制探讨[J]
.中国物价,2012(5):51-53.
7
吴鹏举,廖凌娟,李翠丹.
基于废弃资源价值创造的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32(6):31-33.
8
付乐,付博.
基于循环经济的金融创新探析[J]
.企业经济,2012,31(10):177-179.
被引量:6
9
王一博.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其策略探究[J]
.中国经贸,2012(22):15-15.
10
杨凤华.
陆海统筹与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发展视角[J]
.科学.经济.社会,2013,31(1):82-87.
被引量:7
1
国家发改委促区域协调发展 优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J]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6,0(17):4-4.
2
李学勇.
紧紧围绕“两个率先” 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J]
.群众,2013(7):11-14.
3
“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J]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4(5):8-8.
4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课题组.
以差异化政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间四川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和政策建议[J]
.当代县域经济,2015(8):15-19.
被引量:1
5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科技与企业,2008(5):84-85.
6
高丽君,满强,敖丽红.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3(27):19-23.
7
李勇.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加快推动青海区域协调发展[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5):67-73.
8
李应博.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42-46.
被引量:10
9
张秀生,陈慧女.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影响与对策[J]
.经济评论,2008(2):53-57.
被引量:31
10
路洪卫.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2(4):59-65.
被引量:3
中国改革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