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惠民医院遭遇“经适房”式尴尬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综合全国近一年来的惠民医院试点情况,多数惠民医院实际执行的是一种"供方补助模式"。即政府通过加大投入,以达到降低患者医药费用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凡是富裕地区设立的惠民医院运营情况见好;反之,贫穷地区设立的惠民医院往往生存困难。政府能否有持续的、足够的经济投入,就成为"惠民医院"发展的"生死结"。解套的"药方"是:取消"惠民医院",全面改革医疗管理体制,调整财政补助政策,纠正公立医院已经根深蒂固的"营利化"角色错位,综合考量医院的功能、服务质量、收入状况、区域卫生规划、地方政府可供财力等因素,"保一部分,放一部分","营利性"的归市场,"公益性"的归政府。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联合对公益性医院金额拨款,医院向所有民众提供"平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将医生个人收入与医疗服务收入"脱钩",把"医疗服务质量"、"诊治病人数"等列为考核医生效益工资的主要指标;对非公益性医院停止财政支持和拨款。
作者 史璞
出处 《中国卫生》 2007年第8期44-47,共4页 China Health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