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格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网络环境的微格教学实施过程是在传统微格教学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技能训练过程。现代微格教学活动对微格教学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中心的实践为例,探讨现代微格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
杜炫杰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出处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CSSCI
2007年第08S期41-43,共3页
China Education Info
关键词
微格教学
管理系统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叶惠文,邹应贵,杜炫杰.
现代微格教学系统构建与实施模式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7):70-72.
被引量:23
2
罗刚,李红波.
关于开展微格教学改革师范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2):45-48.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
.电化教育研究,1997,18(3):3-9.
被引量:2237
3
黄仲佶,赵爱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微格教学的指导意义[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8):6-8.
被引量:5
4
汪振海,张东慧.
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3):51-56.
被引量:70
5
罗刚,李红波.
关于开展微格教学改革师范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2):45-48.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3
1
叶惠文,邹应贵,杜炫杰.
现代微格教学系统构建与实施模式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7):70-72.
被引量:23
2
肖常磊,钱扬义.
现代化学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J]
.化学教育,2007,28(8):14-16.
被引量:4
3
林万新,刘海峰,王泽.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技能训练系统与培训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08(2):83-85.
被引量:12
4
刘伟.
论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微格教学的重要作用[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2):123-125.
被引量:14
5
李志玲,蔡振山.
微格教学对在职教师教学推动的实施模式探讨[J]
.科教文汇,2008(26):72-72.
6
何志洲.
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网的现代微格教学系统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109-110.
7
吴全洲.
基于数字微格的协作式教学能力训练模式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7):87-90.
被引量:10
8
赵明.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实施微格教学之方略[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08-109.
9
林巧民,余武.
基于微格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20-124.
被引量:10
10
薛勇.
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8):56-5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
1
陈再焕.
基于校园网的微格教学实验室[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2(4):49-52.
被引量:7
2
陈婷.
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6):93-96.
被引量:32
3
周剑辉,丁芳.
基于网络的微格教学环境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62-64.
被引量:34
4
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
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
林巧民,余武.
基于微格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20-124.
被引量:10
7
薛勇.
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8):56-59.
被引量:4
8
黄思延.
数字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4(2):123-12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
1
蒋福良.
教师培训网络实验室设计构想[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0):7-9.
被引量:1
2
张志强.
基于数字化微格系统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现[J]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3):113-11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蒋福良.
教师培训实验室设计与构建[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2):33-36.
2
张士英,陈敏,唐昕辉,胡巧多,姜红,吕继红.
基于微格系统的多功能实训室建设与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66-170.
被引量:4
3
秦勇,潘正刚,袁勇.
基于网络微格的油库在职教育培训模式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3):206-206.
4
张立峰,卢万合,孙莹悦.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微格实训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3):14-14.
被引量:1
5
李婷.
智慧文旅及数字化旅游教学模式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7):117-119.
被引量:6
1
陈钦瑜.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2006(1):47-48.
被引量:3
2
葛瑞,赵蔚.
以课题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184-185.
被引量:2
3
时光.
针对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探究[J]
.信息教研周刊,2012(4):92-92.
4
黄志榕.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33):132-132.
5
刘俊峰.
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种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8):91-92.
6
熊明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误区及策略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9-10.
7
龙贵江.
“双构”模式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11):32-34.
8
鲁佩英,沈云霞,陈立志.
教师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与分析[J]
.软件导刊,2014,13(5):90-93.
被引量:1
9
赵丽琴.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思考[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6):242-243.
被引量:2
10
谭成斌.
谈谈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J]
.未来英才,2014,0(9):256-256.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7年 第08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