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经济学的角度,客观地对林业人才就业制度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林业落后的人事管理体制以及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林区社会条件和艰苦环境的影响以及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的影响对林业人才就业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林业人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采用博弈理论探讨了林业人才的就业去向,分析表明,林业人才本身素质越高,就越能选择到适于自己发展的良好环境,反之亦然。林业系统的物质资本(工资待遇)越高,越能找到适合于林业系统的人才。如果林业系统自身的资本(工资报酬)越低,越找不到适于自身的优秀人才。最后指出,在林业新定位下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实现林业人才配置的"规模效益",即把分散的各类林业人才进行有机协调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林业人才开发的"马太效应",即把林业系统人才的缺乏和林业人才就业不足的矛盾有机协调解决,和林业人才利用的"竞争效益",即实现林业人才利用效益最大化和林业人才流动渠道的畅通化。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111,共5页
Academic Exchange